A4:视点总第5511期 >2023-05-19编印

推广绿色智能建筑 促进城市低碳更新
绿色建筑盛会在沈阳正式拉开帷幕
刊发日期:2023-05-19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以“推广绿色智能建筑,促进城市低碳更新”为主题,“2023第十九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和“第十届中国(沈阳)国际现代建筑产业博览会”于5月15日在沈阳市拉开帷幕。

    大会开幕式由中北京师范大学环境与生态前沿交叉研究院院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余刚主持。沈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吕志成为大会开幕式致辞。作为东道主,吕志成对大会的成功召开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对全体与会嘉宾代表来到沈阳表示诚挚的欢迎。他表示,当前以绿色低碳为目标,以智慧赋能为重点的城市有机中心已经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立足双碳战略,在国家住建部、辽宁省政府的悉心指导和鼎力支持下,沈阳在东北乃至全国率先开展了城市更新试点,正在积极探索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更新之路。建筑是城市的灵魂,更是城市的骨架,将建筑产业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支撑载体,牢牢把握新型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大力推动建筑产业全领域、全过程、全链条的转型升级,实现了建筑效能不断提升、用能结构持续优化、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绿色建筑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辽宁省政府副省长靳国卫在会上表示,当年全省上下“赶超争先”的热情空前高涨,而且已经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今年一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下一阶段辽宁将以更饱满的状态,更朴实的作风,更有力的举措保持赶超全国水平的良好势头,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的担当和作为。他强调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辽宁,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的一项,今后将继续以绿建大会为平台,实施更多的务实举措,在推广绿色建筑,促进城市低碳更新上取得更多的成效和突破。

    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赖明宣读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的贺信。解振华在书面致辞中指出,推动绿色化和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加速清洁低碳转型,其中绿色建筑是一项重要举措,可以改善人居环境,实现绿色低碳生活。他强调,绿色建筑在促进高质量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因此国际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次绿色建筑大会为各方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合作的平台,主题是“推广绿色智能建筑,促进城市低碳更新”。会议旨在共同探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路径、技术方案和实践经验,助力建筑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方案和智慧。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杨保军在致辞中表示,绿色发展是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经济社会绿色化、低碳化的重要性。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有2.5万个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新建绿色建筑占比超过90%,总面积增长至20多亿平方米。他强调城乡建设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提高建筑质量和效益;关注双碳目标,提升绿色建筑减碳能力;以人民为中心,提升绿色建筑的健康性、舒适性和功能性。他指出,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型升级,走向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以“绿色建筑发展的三个趋势”为题,提出绿色建筑的发展转型将面临以下三个趋势。首先,节能技术的发展为建筑实现节能降碳提供了可量化的功能,包括利用绿色建材、更高性能的保温材料和先进技术等。其次,可再生能源与建筑的结合成为重要发展方向,特别是太阳能、风能和地源热泵等能源与建筑之间的强化协作,通过微电网系统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实现更可持续的能源利用。最后,建筑的终极目标是打造更舒适、更健康的环境,通过增加绿色面积、减少热导效应等措施来提升居住者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关注儿童、老年人的健康需求,这是绿色建筑始终追求的目标,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原主任徐林在致辞中表示,未来的绿色低碳改造需要巨额投资,可能达到上百万亿元人民币的规模,这种投资需求将为中国经济的增长和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持续的拉动力。为此,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需要提供更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中美绿色基金是专注于绿色低碳投资的全基金,已在绿色建材技术领域进行了投资,并关注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低碳改造的投资模式,他表示预计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投资机会和规模。建筑领域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科技创新、绿色低碳能源系统构建、绿色建筑标准修订和改进,以及建筑碳排放、碳足迹管理和交易等领域都需要进行探索和创新。

    世界绿色建筑协会(WGBC)原主席、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建筑与可持续设计学院院长戴礼翔在报告中表示,全球正朝着零碳目标冲刺,但城市才是零碳的主战场。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的70%以上,主要来自工业和交通系统,以及建筑业对碳密集型材料的依赖。然而,对于零碳城市的影响还没有深入讨论。他强调未来的城市要具有竞争力,必须达到零碳的目标或者是一部分的目标,同时还要调整建筑的监管方式,绿色评级必须优先于其他参数。第二,城市内应大幅度增加可再生能源,可以考虑将其作为基础设施进行系统性的增加。第三,改变人员商品和服务运输到城市和在城市内物流的方式。这些被认为是未来零碳城市的特征,即环境的舒适、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运营效率的提高。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绿色建筑联盟主席缪昌文在主旨报告“绿色低碳建筑材料”中表示,作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建筑行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来解决这一问题。他指出,智能化、大数据和智慧化是实现低碳目标的关键,涵盖了建造、材料、运营和维护等多个方面。为了实现碳中和,需要整合人员并进行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光伏和蓄能发电是应对能源高峰期的手段,但在能源储存方面仍需要加强发展。同时他指出行业间的协调合作至关重要,不仅仅是单个部门的责任,而是需要共同努力,在这些方面,还有许多发展的空间可供利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总建筑师崔愷在报告中指出传统建筑美学源于对环境的争夺和占据,但消耗大量材料和能源,所以这个美是有代价的。过去的绿色建筑方法注重节能,导致建筑封闭,未真正响应节能环保。他表示我们应该改变思路,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创造健康、安全的绿色建筑场景。十四五规划强调绿色价值观、全生命周期处理,从被动到主动,强调人与环境的关系,注重地域文化,同时高品质绿色建筑要求本土化、适应气候,以人为中心设计,提供舒适感,将智慧化手段应用于设计和运行,追求长久美学的耐久性,实现低碳化和生态平衡。他强调,绿色建筑不仅仅是环保,更要营造绿色工作和生活空间,融合技术创新,回归节俭生活理念,创造新的绿色建筑美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指出,北方城镇供热碳排放占我国总排放量的比例相对较高,在碳中和的愿景下,北方城镇供热需要借助低碳热源,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他表示,由于电力储能成本高,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并储存是最佳选择,可充分满足冬季供热需求。同时他强调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满足一系列基本条件,包括余热采集、温度变换、降低热网温度、大规模储热、跨季节储热、利用余热、海水淡化和水分离等技术。国家科技部已启动与零碳相关的重大科技项目,希望社会各界共同攻克这些技术难题,解决中国北方的零碳热源问题。

    围绕主题,大会设置了首日的“开幕式”和“绿色建筑综合交流会”两场全体大会,第二天还召开了45场专题研讨分论坛。分论坛邀请了主办单位代表、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领域顶尖研究院所负责人、领先企业代表等就行业发展趋势、政策标准进行深度探讨。

    会议同期举办“第十九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和“第十届中国(沈阳)国际现代建筑产业博览会”,重点展览展示国内外绿色建筑、绿色新型建材、BIPV光伏一体化、绿色能源、健康建筑最新技术成果及智能建筑与物联网、住宅产业化新产品和应用实例等,全面展现整个绿色建筑“产业链”,共建“政企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高质量合作交流平台。  (吴恙 廖建奇 袁佳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