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视点总第5495期 >2023-04-24编印

夜经济要“出圈”更要“破圈”
刊发日期:2023-04-24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夜经济作为一种新型文旅业态,正成为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发力点。在越来越多城市与夜经济开启双向奔赴的趋势下,如何让火起来的夜经济持续火下去,不仅要“出圈”,更要在科技、文化和品牌上做足文章,让夜经济“破圈”。

科技赋能夜经济“破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科技的有力支撑,发展夜经济也是如此。一方面,利用现代光影科技打造夜游项目,营造出更富有想象的消费场景,上海、重庆、武汉、长沙、青岛等城市已经走到了前列,提供了很好的范式;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为夜经济发展注入科技元素。充分运用数字技术打造夜间文化和旅游产品,只有把数字文化融入夜间经济,才能激发夜间消费活力,为夜间经济增光添彩。

文化引领夜经济“破圈”。夜经济要与文化和艺术结合才有生命力,在技术实现对传统产品颠覆式开发的同时,更应对城市独特文化进行重新开发,实现从形式到内容的重塑,由此展现城市的引领力、开放力和创造力。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夜经济不光要在“吃喝玩乐”上做文章,同时也要在文化内涵上下功夫,让城市更有情调和品位。要进一步推动夜经济与饮食文化、民俗文化、节庆会展文化等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夜经济的文化含量,形成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夜经济模式,满足市民和游客更高层次的需求,提升消费体验,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

品牌式推进夜经济“破圈”。品牌化、IP化是考验一个夜经济项目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品牌化能产生强势的引流消费能力,而随着市场愈发成熟,夜经济项目的IP也逐步呈现出精品化、细分化的趋势。一方面,要创新突破夜经济产品模式,创新构建场景内容,打造新业态、新产品的模式,努力将夜经济向场景化、内容化、IP化方向发展。如重庆,一句夜景“甲天下”让重庆夜游成为重庆城市品牌IP。重庆每年都举办夜景文化节,推出魅力重庆旅游节、灯光艺术季、山城奇妙夜等一系列活动,从“夜景、夜游、夜秀、夜读、夜市、夜娱、夜养”等维度,同步推出特色夜游主题线路、系列夜间特色活动,涵盖旅游、文创、音乐节、演艺、博物馆、民宿、温泉等多个领域,实现了夜游经济的全面起势。

服务护航夜经济“破圈”。夜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党组织的引领和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如果监管不力,必然带来交通拥堵、噪声扰民、灯光污染等问题。由于夜经济涉及市场监督、城市管理、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多个领域,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服务监管上下好“绣花功夫”。一方面,加强市场执法检查,规范市场经营秩序,避免对市民正常休息造成影响,引导夜间市场规范有序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夜间公共服务保障,适当延长公交运营等服务时间,提高重点地区街面见警率,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和治安环境,为夜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夜经济是推动消费加快恢复的前沿阵地,点燃了城市发展引擎。要下好“绣花功夫”,在产业化、专业化、品质化上不断创新,让夜经济不断“破圈”,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