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许永军 □ 孙祥逊)自去年12月份以来,安徽省淮北市乡村振兴系统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精神,贯彻落实省相关部署要求,聚焦脱贫群众、监测对象等重点群体,健全工作机制,组建工作专班,全力以赴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治工作,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摸底排查建台账。全市各级乡村振兴部门迅速行动,会同卫健等部门完成农村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排查,将排查人群分为重点、次重点、一般三类服务人群,分别用“红、黄、绿”进行标识,建立工作台账,实行清单化管理。对红色重点人群提供二级及以上服务,基层医疗机构每3天随访一次,并根据需要加密随访直至治疗观察结束;对黄色次重点、绿色一般人群提供一级服务。充分发挥全市4774个村组网格、4775名基层网格员作用,广泛开展“敲门行动”,为独居和有基础疾病老年人、孕产妇、儿童等重点人群提供政策咨询和健康服务。组建995支基层应急转诊服务队,及时为重点人群提供上门诊疗和重症转诊服务。
凝聚合力强帮扶。按照“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标准,组织136名第六批、第七批选派驻村干部“回村探亲”,动员117名第八批选派驻村干部、110家市直定点帮扶单位等全力开展针对性帮扶工作,尽最大努力为脱贫地区、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提供防疫、消杀、药品等物资。濉溪县及三区安排专项经费205.3万元,向脱贫群众、监测对象发放药品、口罩等防疫物资13904份。动员各级帮扶单位、社会组织积极支援生产生活物资,已为脱贫群众、监测对象捐赠各类物资共计198.23万元。
诊疗宣传广覆盖。面向农村地区公示1260名家庭医生(团队)姓名和联系电话,方便群众“一键”联系,提供咨询、用药指导和协助转诊等服务。落实农村地区家庭医生签约制度,以家庭医生签约为重点,引导患者基层首诊。22个乡镇(涉农街道),设立基层发热诊室,基层医疗机构、家庭签约医生等通过智医助理、微信等方式加大防控政策和健康知识宣传,提供24小时咨询服务。利用已建成的4998个城乡广播和“智医助理”、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广宣传疫情防治政策和健康知识,提供24小时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