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4:专题总第5419期 >2022-12-28编印

安徽六安叶集区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标杆
刊发日期:2022-12-28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编者按: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开展“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工作,找准查实基层和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采取更加精准有效的措施,协同多元力量,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体现了时代特征,顺应了群众期待,取得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被誉为“六安经验”,值得推广。

本报记者 卢岳 □ 朱喜 彭星




“在群众闲暇之余‘无事’找书记,书记为‘无事’群众服务,让无事者有事干,让无为者有作为,努力提升每位群众幸福指数。”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把“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推动了基层经济建设和乡村治理齐头并进、相融共促,切实打造新时代基层善治“叶集样板”。对此,在日前召开的六安市“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现场推进会上,六安市委副书记、市委宣传部部长车照启对叶集区创新“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叶集区实现了“小事不出网、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良好局面,反映出叶集区有创新的意识、有为民的情怀,工作有品牌意识、有党建引领,是创造性落实《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的重要经验,也是展示广大干部良好精神风貌的重要平台。

豪情涌动处 奋进正当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明确,坚持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为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保障,注入了动力。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按照六安市委的统一部署,叶集区委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把“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工作落到实处,引向深入,致力获成效。

叶集区委对于开展“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系统谋划,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带队深入镇村开展实地调研,主持召开由各方面负责同志和基层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区委常委会对“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及配套文件进行专题研究,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安排部署。经反复研讨论证认为,开展“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工作意义重大、切实可行。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基层治理,不仅影响着党和国家宏观政策目标的实现,而且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安徽省委、省政府和六安市委、市政府也就基层社会治理相关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叶集区开展“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试点,正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号令、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的积极探索。

今年以来,叶集区按照六安市委统一部署,扎实开展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专题学习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政治上得到洗礼、思想上得到教育、作风上得到淬炼。建立健全了基层干部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以对群众需求的精准分析、及时响应,切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做到居民有诉求、组织有回应、服务有保障、群众有感受,让风险在第一线化解、矛盾在最末端解决、共识在最基层凝聚、美好在家周边实现。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突出。开展“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就是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着力破解上述突出问题,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总结提炼前期实践经验、打造乡村善治“叶集模式”的自然延伸。2021年,叶集选择3个村试点实施了乡村社会治理“1114”工程,即:一张网络(视频服务网)保平安、一个中心(心理咨询中心)促和谐、一个超市(新风超市)激活力、四支队伍(文化宣传、纠纷调解、为民服务、考核评价)优服务,取得了良好成效,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开展“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就是要在总结提炼前期“1114”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前期试点工作中党组织作用发挥不突出、网格划分不合理、资源整合不到位、群众参与不广泛等问题,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推动具有叶集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之路走深走实。

目标引领方向 任务彰显担当

“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其核心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组织动员力。一是动员和帮助有一定劳动能力而不愿就业或就业无门的群众,积极就业创业,增加劳动收入,实现自身价值。二是引导和组织有一定技能而闲来无事的群众,并根据他们的意愿,创新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满足他们的物质精神需求。三是探索和完善一套坚持党的领导、群众主动参与、社会高度自治的基层民主制度体系,实现书记真的“无事”,打造社会文明和谐富裕的新时代基层善治“叶集模式”。

坚持“四个突出”:一是突出党建引领,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二是突出群众参与,广泛倾听民声、汇集民智、凝聚民心,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三是突出问题导向,聚焦基层社会治理的难点堵点痛点,精准施策、有的放矢,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做好人民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四是突出资源整合。充分发挥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乡贤能人等作用,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党群服务中心、产业合作社等实践阵地,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村级下沉,使之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大效能。

四大路径 行稳致远

叶集区“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工作主要工作内容是:划定“一个网格”、搭好“两个平台”、健全“三项机制”、建强“四支队伍”。

一是划定“一个网格”。各村按照“任务相当、规模适度、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原则,科学划定管理服务网格。按照“1+1+N”为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网格长(一般由村干部担任)、一名专职网格员(一般由村民组长担任)和若干名网格协管员(由党员骨干或村民代表、社会贤达担任)。加强网格党组织建设,实现“支部建在网上、人员定在格上”。全区77个村(社区)共划定基础网格607个,配备网格长607名、网格员和网格协管员1600余名。

二是搭好“两个平台”。一是搭好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一方面发挥“互联网+就业”优势,用好“六安市就业创业平台”系统,组织企业、人员注册,目前已采集录入人力资源信息17.3万人,发布企业用工信息4700余条;另一方面加强村级就业创业实体平台建设,建立村级就业创业服务中心,配备专兼职协管员,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对接企业用工需求等,让群众就近就业。今年已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1300余个,帮助7000多名农村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今年以来,全区新增城镇就业3728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33%。二是搭好智能管理服务平台。为常住居民安装无线呼叫器、智能摄像头等,建立“群众呼叫、书记必到,群众点单、党员服务”闭环管理机制,将村级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整合到村级事务大数据管理系统,让群众更加直观便捷地参与乡村治理。

三是健全“三项机制”。第一,健全群众诉求收集响应机制。推行“村社干部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工作法”,组织村组干部做好“三门”功课,落实“五必”要求,村党组织书记每年对辖区居民进行一次全覆盖上门走访,全面摸排群众诉求,分类建立清单,有效推动解决。第二,健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加强矛盾纠纷源头排查预警,定期对辖区人群、建设项目、社会事务进行梳理,建立“乡里乡亲”党员调解机制,及时调处化解矛盾纠纷。试点以来,建立党员调解队伍194人,成功调解纠纷600余件。第三,健全群众参与多元激励机制。鼓励群众通过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攒奖励积分,在“新风超市”兑换生活用品或免费体检、免费公交等服务。将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情况与党员发展、信用户评选、“两代表一委员”推荐等结合起来,让参与者经济上有实惠、社会上有荣誉。今年以来,已兑现奖励积分46万分,折合资金46万元。

四是建强“四支队伍”。一是建强村干部队伍。制定《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专职化管理办法(试行)》,对纳入专职化管理的村党组织书记,各项待遇比照新提拔副科级干部执行。推深做实村干部队伍“激浊扬清”行动,选树正面典型8个、反面典型6个,教育转化139人、限时整改3人。二是建强党员队伍。严把党员发展关口,提高党员发展质量,搭建党员发挥作用平台,引导党员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今年发展的139名农村党员中产业带头人79名,占56.8%。开展农村发展党员违规违纪问题排查整顿,分类处置违规违纪党员175名。三是建强志愿服务队伍。组织乡村党员骨干、发展能手、社会贤达、热心人士、文艺爱好者等,根据不同群体的分众化需求,组建特色志愿服务队,开展主题志愿活动。目前,7个试点村已注册志愿者329名,举办各类文明实践活动220余场,为群众上门服务1500余人次。四是建强乡土人才队伍。加强“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等人才培育,今年以来实施职业技能培训1500余名,培育高素质农民100名、产业发展带头人338名,评选农村拔尖人才5名。推动人才资源下沉,选派乡村振兴专员5名、乡村振兴工作队员59名、农业科技特派员140名,招录“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30名。

“叶集样板” 成效斐然

“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顺民心、得民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建强了基层组织。通过开展“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落细落实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加强网格化党组织建设,拓展村干部特别是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发展空间,健全村干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丰富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和载体,加强村级小微权力监督,进一步推动了村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风转变,村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明显提升,新增5个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的强村。

二是丰富了群众生活。在开展“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各村组织骨干党员、文艺爱好者、各行各业专业技能人士等,建立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推出了20多项志愿服务项目,群众自发组织开展文艺演出、广场舞比赛;开设周末课堂,组织绘画唱歌比赛等,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

三是推动了为民服务。区财政投入799万元,开发“无事”找书记APP,为孤寡老人安装呼叫器,建立区、乡、村、群众四级事务处理平台和大数据监测分析平台,健全党员干部常态化、全覆盖上门走访群众机制,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伍,进一步畅通了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实现“群众诉求一键式收集、办理情况全过程追溯”,帮助群众解决了一大批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今年以来,各级党组织共收集办理群众各类4424件,办结4408件,群众满意率98%,在上半年为民办实事评议中,叶集区位居六安市全市第一。

四是培育了文明乡风。通过搭建创业就业平台,推动群众积极就业创业,实现富民增收。通过创新社会实践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和民俗文化活动,推动了农村移风易俗。如今农村打牌的人少了,信教的人少了,无事生非的人更少了,洪集镇牌坊店村原来少数信教群众的聚会点变成了村民议事厅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原本的“唱诗声”变成群众的“欢笑声”。

五是促进了和谐稳定。坚持数字赋能、智治支撑,加快推进居民点高清摄像头建设,通过视频监控实现了社会治安实时监测、突发问题及时处置,有效化解了多起火灾等险情。通过“乡里乡亲”党员调解机制,探索“情”“理”“法”相融的调解模式,有效调处化解了一批涉及婚姻家庭、损害赔偿、农村建房等常见易发矛盾纠纷,基本实现“小事不过网、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今年截至目前,全区无进京访、赴省重复访,来区访批次、人次分别下降19.6%、14.5%,到市访批次、人次分别下降31%、62.5%。

登高望远,方知前路长;矢志不渝,还须再出发。六安市委副书记、市委宣传部部长车照启表示,要全面推广叶集“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经验做法,切实将“无事”找书记作为开展“重畅决”专项行动的有力补充,作为自下而上解决问题的一种机制,作为“镇街、村居吹哨,部门报到”的一个重要载体。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密切关注、有力支持,对“无事”找书记进一步总结、思考、提炼,不断丰富、完善“无事”找书记内涵;要进一步整合过去基层社会治理探索的种种路径,建立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实现资源整合、齐抓共管、协同用力。各县区要成立专门机构、抽调专人,进一步学习“无事”找书记工作经验,共同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的“六安经验”,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打通“最后一公里”,不断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