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新闻总第5410期 >2022-12-15编印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发布《赤藓糖醇的科学共识》
我国已构建赤藓糖醇生产和使用标准体系
刊发日期:2022-12-15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本报讯 (实习记者 解 磊) 近年来,食品科技界和产业界一直在为实现“减糖”目标努力,很多甜味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中。其中,赤藓糖醇作为甜味剂的典型代表之一备受关注。目前,赤藓糖醇产业发展迅猛,其被广泛应用于烘培食品、餐桌甜味料、饮料、糖果等生产加工过程中,是满足消费者享受“甜蜜”的选择之一。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邀请包括院士在内的食品科学等领域权威专家,在综合分析赤藓糖醇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的基础上,经过多次讨论与完善,撰写完成了《赤藓糖醇的科学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并于近日发布。

《共识》指出,赤藓糖醇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物质,具有特定的理化和代谢特性。低能量与特殊代谢途径是赤藓糖醇代谢特性之一,而且代谢途径与胰岛素无关,不会引起血糖波动,摄入赤藓糖醇不会影响肥胖患者的肠道葡萄糖吸收。肠道耐受性好是赤藓糖醇的另一特性,与其它糖醇相比,赤藓糖醇的最大非致泻剂量明显高于其它糖醇,此外过量摄入糖醇引起的腹泻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对肠腔中缓慢吸收碳水化合物的简单渗透反应,随着持续食用,多数人会对糖醇产生一定程度的耐受性,相关胃肠症状也会减弱或消失。此外,赤藓糖醇在口腔保护方面也有积极意义。

《共识》表示,赤藓糖醇的工业化生产目前以微生物发酵法为主,产业发展迅速。随着相关研究与应用的不断深入,赤藓糖醇的需求量持续增长。据预测,未来5年全球赤藓糖醇需求量将以20.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进一步增长,到2025年,达到约48.9万吨。

《共识》认为,赤藓糖醇的安全性受到广泛认可,多国已批准在食品中使用。多项体外、体内动物实验研究和人体临床研究对赤藓糖醇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尚没有证据表明赤藓糖醇在当前使用条件下会对健康产生任何不良影响。目前,赤藓糖醇已通过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欧盟食品科学委员会、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局等国际权威组织和多国监管部门的安全性评估,可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于生产中。

《共识》还表示,我国已构建赤藓糖醇生产和使用标准体系,允许在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此外,撰写文章的专家团队还提出三点建议:进一步深化赤藓糖醇生产、应用、安全性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加强行业自律,合理使用赤藓糖醇;开展科普宣传,提升消费者对赤藓糖醇的认知。

《赤藓糖醇的科学共识》的发布,对引导行业科学认识、企业规范使用、公众合理消费赤藓糖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推动含赤藓糖醇食品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