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聚焦总第5410期 >2022-12-15编印

即时零售让防寒物资“马上到家”
刊发日期:2022-12-15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 本报记者 卢 岳


随着近来全国多地气温骤降,消费者对于御寒用品的需求也呈现出一路上涨的势头。记者看到,当下电商、外卖平台的各类保暖产品销量持续走俏。业内人士指出,尽管“取暖经济”与往年需求差别不大,但近年兴起的“即时零售”让更多过冬产品从以往的“快递”向着更及时的“外卖”方向转变。

防寒物资热销“御寒”

据科学消费指南“什么值得买”站内数据显示,近来电暖器、电火锅、羽绒服等御寒物品的销售额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攀升,以“电热毯、电暖器”为关键词搜索,相关商品销售额环比提升高达77.65%、72.17%,而“毛呢、羊绒”材质的服饰也出现较为明显的涨幅,分别环比增长51.95%、40.23%。足见寒潮天气下,消费者抓紧采购充足的防寒物资确保温暖过冬。

在“什么值得买”站内,从区域划分数据来看,北京、广东省虽然一北一南,但都更偏爱用热腾腾的食物温暖过冬,享受暖胃火锅成了两地消费者不约而同的选择,涮锅等家电设备和食材GMV排名靠前,近一周,“电热锅、火锅底料”相关商品GMV同比增长高达66.75%、93.74%,其中美的和小熊大容量电火锅为站内最受欢迎的品牌单品,位列品类销售额前两位。

而饱受冬季魔法攻击的长三角地区,选择的是更本能的御寒衣物保暖,而江苏、浙江两省消费者在羽绒服、棉马甲的销量上表现更为突出,含“羽绒服、羽绒被”关键词产品销售额环比提升35.07%、38.11%。

即时零售成今冬消费新趋势

“御寒的保暖内衣、孩子的围脖手套都是通过美团购买的,连老公几天前买的电暖器也是从京东到家下的单。”消费者张薇告诉记者,除了家居清洁等物品的囤货外,如今自己的多数购物需求都是基于某些场景下的“急茬”,“虽然等上三两天也能接受,但谁不想下单后马上就能开门收货拆包裹呢?”

什么值得买商业化运营中心负责人张宇昂表示,低温天气下消费者更倾向于线上下单购买入冬后的刚需用品,加之今年世界杯在冬季举办,这让广大球迷更愿意居家看球,虽然足不出户,但依然为线上各平台的取暖、观赛装备销量带来新的增长,尤其是即买即送的即时零售形式,有效拉动了实体消费。他坦言:“从消费者在今年过冬装备的消费趋势可以看出,各类商品即时到家的场景也在不断扩展。” 

记者了解到,即时零售是指消费者通过线上交易平台下单,线下实体零售商通过第三方或零售商自有物流执行配送上门的服务,其配送时效通常在30到60分钟。跟据《即时零售开放平台模式研究白皮书》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即时零售模式仅开放平台的规模就将达到约1.2万亿元。

助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即时零售迎来快速发展,尤其是疫情的反复极大培养了用户的到家需求,遭受疫情冲击较大的城市,即时零售业务更是呈现出急速攀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未来几年即时零售复合增长率将会保持高位。

今年11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开展了专项调研,深入访谈了美团闪购、京东到家、阿里本地生活、华冠超市、超市发、永辉、小米、来酷等企业,并发布《2022年中国即时零售发展报告发布》。报告调研中,业内人士普遍预测未来几年行业的复合增长率将会在50%左右,行业整体具有强劲的增长动力和巨大的增长空间。同时,行业发展呈现出消费端 “客群广、场景广、诉求广”,供给端 “品类广、品牌广、地域广”的特点。但在即时零售平台与线下实体零售门店合作中,数字化运营人才的不足也成为行业发展面临的障碍和挑战。

记者看到,10月17日,58同城、赶集直招发布的《2022年三季度人才流动趋势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2年三季度,企业招聘需求环比上升16.5%。其中分拣员职位需求旺盛,位于企业招聘需求岗位TOP10中的第9位。而该岗位人招聘需求增加的背后,是“线上下单,线下30分钟送达”的即时零售新业态的兴起。

“扎根于本地实体的即时零售业态,也创造了更多本地就业机会。随着大量实体店纷纷接入即时零售平台、承接海量需求,也同步催生出大规模的分拣员岗位需求。”58同城相关负责人表示,相比传统电商,即时零售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供给对于本地门店的高度依赖,这不仅为实体店铺带来更多销量,更为消费者提升订单效率和消费体验提供了助力,体现出了即时零售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中扮演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