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我国有43个非遗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位居世界第一。
“宁可终生不饮酒,不可三餐无茶饮。”翻开中华历史的篇章,每一页都浸润着茶香。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和制作茶叶的国家,饮茶和品茶,贯穿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以茶敬客、以茶敦亲、以茶睦邻、以茶结友,形成不同的习俗世代传承。从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到今天的“一带一路”,中国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人民喜爱。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不仅增强了文化认同感和社会凝聚力,而且彰显了中华文明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创造力的重要贡献。清幽隽永的茶文化中,包含着中国人秉持的谦、和、礼、敬价值观,对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产生深远影响,促进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申遗成功只是第一步。申遗目的不仅是保护、更是传承。现实中,一些人对茶文化理解片面、重视程度不够,加上茶文化传播方式单一,拉远了与年轻人、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国内对制茶技艺挖掘不够,茶叶产业化水平不高,深加工有待开发,缺少特色和名牌,阻碍了跨山出海的脚步。茶行业人才紧缺、创新乏力,影响了茶非遗项目的扩展和深化。
茶,既不“土气”也不“沉重”。喝茶不是古代人、老年人的专利,“非遗即生活”早已成为业界共识。去掉陈旧标签,创新传播方式,才能贴近生活、深入人心。从电视剧《梦华录》带火宋代“茶百戏”,到“围炉煮茶”成为休闲娱乐界网红,“舌尖上的非遗”借由新的立体化传播方式,重新被赋予时代感、仪式感和烟火气,因而迅速融入现代生活,满足当代人需求。这种更加强调文化体验和社交互动的传播路径,着眼当下、面向未来,打通传统与现代,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助其向下扎根、向上开花,变得更加年轻化、时尚化、流行化。当然,非遗传承要坚持守正创新,强调“出新”的活态化过程,也要防止过度开发带来的变异走偏。
茶,兼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国内茶叶品种繁多、市场巨大,通过文化赋能茶产业,助推茶产业链延伸和拓展,有利于更好保护和传承茶文化。一方面,将茶文化与地方民俗文化、旅游文化相结合,将非遗技艺传承与助农、惠农、富农紧密联系,如在大别山旅游项目中融入六安瓜片制作技艺展示和体验,提升经济效益,扩大非遗影响力;另一方面,面对更高水平的文化经济双重出口需求,加大采茶制茶先进装备研发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换应用,优化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茶产业集群发展,打造融合创新、科学发展之路。
茶,后继有人才有发展后劲。无论“斯须炒成满室香”的独特工艺,还是“寒夜客来茶当酒”的诗情画意,茶文化传承离不开“人”这个主体。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五年保护计划(2021—2025)》深入实施,各地加大对茶技艺传承人、茶行业人才培养力度,鼓励传承人按照传统方式授徒传艺,依托中职院校和高等院校培养专门人才,引导更多年轻人学习茶叶相关知识。目前,中国有40多所中职和8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茶学和茶文化专业,每年培养专门人才3000多人。进一步说,“舌尖上的非遗”需要每个人共同续写,海内外中华儿女都应主动成为茶文化的传承者、践行者,爱茶、学茶、懂茶、知茶,使中国茶的呈现与演绎更加丰富多彩。
以此次申遗成功为契机,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广泛共识,进一步挖掘茶香背后的底蕴、匠心与潜力,做好保护传承工作,让古老非遗活起来、潮起来,推动中华文化焕发光彩、走向世界。
(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