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综合报道
暂别城市喧嚣,在水畔草坪扎营,或掷飞盘嬉戏,或野餐小酌,或仰望星空……露营的快乐很多消费者都体验过。近两年,露营消费风生水起。为了丰富旅游休闲产品供给、有序引导露营旅游休闲发展,近日,文化和旅游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4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露营旅游休闲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露营经济按下发展“加速键”。
露营经济热度暴涨
“周末只要天气好,我家娃就闹着要去露营。”“80后”白领方女士对记者说起露营时满脸笑意,“扎个小帐篷,搭个小方桌,吃点小烧烤,心里别提多美了。”的确,如今每逢天气晴好的周末或节假日,仿佛“半个朋友圈都在露营”。
露营到底有多火,从社交媒体平台的数据可见一斑。记者查询到,抖音上带有“露营”关键词等相关话题的播放量达上亿次,还有大量关于露营经验的高赞帖子、视频,其中有30多条点赞量超10万,最高点赞量达107.9万。打开小红书,搜索“露营”关键词,可以看到超450万条的笔记,超5万件的商品,以及不计其数的露营衍生词条。
消费者对露营装备的购买需求也十分高涨。“双11”天猫开售1小时后,露营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15%,骑行产品增长89%,橄榄球、飞盘等各种新兴运动产品增长142%。在唯品会上,大促开售1小时,帐篷销量同比猛增3倍,户外桌椅的销量同比增长6倍以上,增幅创新高。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2023年中国露营行业研究及标杆企业分析报告》显示,我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和带动市场规模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22年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达到1134.7亿元,同比增长51.8%;带动市场规模为5816.1亿元,同比增长52.6%。预计到2025年,我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将上升至2483.2亿元,带动市场规模将达到14402.8亿元。
中国旅游车船协会自驾游与露营房车分会秘书长刘汉奇对记者表示,随着消费升级和城市周边游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加入到露营活动中。此外,近几年国家绿水青山的建设给人们出行带来一定的基础条件,相关装备和设施日趋完善,几项原因累积在一起,掀起了露营热潮。
有序引导行业规范发展
露营休闲旅游需求在迅猛增长的同时,市场逐渐暴露出发展不规范、供需不平衡、设施不健全、安全有隐患等问题。为此,14部门近日联合发布了《意见》,旨在丰富旅游休闲产品供给,有序引导露营旅游休闲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意见》首先明确了相关概念,露营旅游休闲是指在户外使用自备或租赁设备以休闲游憩、运动娱乐、自然教育等为主要目的,在有明确范围和相应设施的营地场所驻留的活动。
在扩大服务供给方面,《意见》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公共营地,提升公共营地建设水平和服务品质。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充分挖掘文化资源,丰富露营旅游休闲体验。鼓励和引导营地与文博、演艺、美术等相关机构合作,结合音乐节、艺术节、体育比赛活动,充实服务内容。营地要取得营业执照及卫生、食品、消防等相关证照或许可,要有明码标价的收费标准、游客须知,提供真实准确的宣传营销信息。
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是露营旅游休闲经营活动的重中之重。《意见》指出,露营经营主体要严格遵守消防、食品、卫生、生态环境保护、防灾、燃气等方面安全管理要求。避免在没有正式开发、缺乏安全保障的“野景点”和违规经营的私设景点开展露营活动。
提升产业链整体效益
马蜂窝旅游研究院院长冯饶指出,产业链整体效益的提升主要通过两方面实现,一是在传统景区景点、城市公园等空间,通过“+营地”,配套完善住宿、餐饮、休闲、娱乐项目,从而盘活传统旅游休闲资源创造新功能;二是通过“营地+”文博、演艺、美术、体育比赛、户外运动、自然教育、休闲康养等模式创新,创造新业态,满足新需求。
冯饶说,露营产品在引入新鲜玩法、打造创新体验的同时,要避免“生搬硬套”,应充分利用身边环境特色和优势资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发展适宜自身且具备鲜明个性的玩法。
“露营产业的发展对我国整个消费市场的全面复苏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露营经济最大的特点是能把本地和周边游的消费拉动起来。讲露营经济的时候不能只盯着那几个帐篷、几张桌椅,其实露营经济分直接市场规模和带动市场规模。比如,去城市周边露营开车更方便,如果没有车是不是要买一辆?即便有车,如果发现露营装备装不下时,是不是需要换辆SUV?露营时,预制菜是不是得安排上?周边的土特产、伴手礼是不是也要随手捎上点儿?这些都是对消费市场的拉动。”
张毅认为,《意见》的出台适逢其时,对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意见》明确表示,要发挥旅游带动作用,推动露营旅游休闲上下游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发展,加强业态融合创新,提升全产业链整体效益。未来露营经济会朝着多样化、创新化道路发展,露营行业有望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他说。
刘汉奇也表示,未来,露营作为文旅产业一个重要的细分领域,可通过“营地+”模式与更多产业生态做有效融合,如家具家电行业、服饰行业、食品行业等,以丰富的内容和元素形成叠加的经济效应,从而不断为露营经济注入新活力,提升露营地的综合效益,有效促进露营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链接:
露营时消费者最常买什么?
完成一场精致露营需要购置哪些装备?在各个社交平台上,记者看到有不少露营博主或有过几次露营经验的“素人”晒出“露营红黑榜”,大多以露营装备为主,也有不少露营营地的“安利”与“排雷”。
来自艾媒咨询的最新调研数据显示,2022年,超过半数露营消费者会购买睡袋和防潮垫;超过四成消费者会购买帐篷灯、帐篷、充气垫和防风绳;仅有0.1%的消费者不会购买露营装备。
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对记者表示,目前,露营可分为帐篷露营、营地露营、精致露营、房车露营四种,其中帐篷露营是最为熟悉的一种玩法,一般可以分为公园露营、野外露营等。
调研数据显示,有26.5%的露营消费者过去一年在露营器械上花费3000元以下,25.9%的露营消费者在露营器械上花费3000元至5000元,47.6%的露营消费者花费金额大于5000元,平均每位露营消费者过去一年在露营器械上花费6995.3元。
张毅建议消费者,初次体验露营不要盲目购置太多装备,要根据目的地的情况并结合自身需求和露营内容进行选购,不要“贪多嚼不烂”,要尽量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完善装备。 (孙 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