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佟 强 □ 张晓刚)在黑龙江省鸡西市,有两种地方特色美食几十年来一直深受当地市民喜爱,它们就是冷面和刀削面。其实冷面、刀削面发源地本不在鸡西,但进入鸡西后随着与鸡西饮食文化、人文文化的深度融合,衍生出了独具风味、独树一帜的特色美食。
为进一步提升具有区域代表性的鸡西美食品牌的影响力与知名度,打造城市美食名片,鸡西市总工会、市商务局、市民政局、市消费者协会、市餐饮行业协会等多家单位和社团组织,于今年11月中旬联合共同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第二届《鸡西市特色餐饮(冷面、刀削面)职业技能大赛》活动。本次活动按照出台的冷面、刀削面评分标准和细则,分为初赛、预赛、决赛和网络投票四个阶段,参赛人员不受年龄、性别和技术等级限制均可报名参赛。决赛阶段获得前三名的给予表彰和奖励。鸡西市餐饮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朱红燕介绍,此次大赛从今年11月11日初赛开始,从遴选的86名选手中选出57名参加预赛。经过激烈比拼,到11月17日,共有冷面和刀削面选手各20名参加了在黑龙江技师学院举行的最后决赛。目前该项活动已进入颁奖阶段。
获得刀削面技能大赛特等奖的翟家刀削面店主翟斌告诉记者,他经营的店面已有30多年的时间,从过去夫妻两人经营到现在增加到六人,每年靠诚信、技能和品牌,换来了丰厚的回报。如今他的门店从过去单一的人工削面到现在“雇佣”机器人削面。“只要顾客有需要,什么都不是事。”翟斌表示,“需人工削的现场就有技术娴熟的技师给顾客展示,需机器人削的,马上转动设备开始削面。”
鸡西园林路大冷面前身是鸡西最早的冷面馆,它是鸡西1957年建市后开办的,从过去一家不足50平方米的小店,发展到如今经营规模达上千平方米的大店面。店主翟玉福告诉记者:“我家经营的冷面店,从开始就雇佣了一名朝鲜族冷面师和一名拌菜师傅,目的就是想把鸡西人都爱吃的身边美食做大做强。”这次技能大赛,翟玉福店里的一名年轻冷面师也踊跃报名参赛,虽然没有获得最高名次,但也把技能展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以赛促学的目的。
鸡西市总工会财贸工会主席李强介绍,希望通过本次竞赛,能够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以技艺交流促进地域特色饮食创新发展,以竞赛为平台,激发餐饮行业从业人员学技术、练本领的信念,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将美食行业老一辈的“工匠精神”、精湛技术传承下去。同时利用“舌尖上的文化”激发广大市民群众文化情感共鸣,让每一位市民都做鸡西美食的代言人。在传统美食制作技艺与科技创新融合中传播鸡西特色美食,打造鸡西地域美食品牌形象,在新型餐饮行业大军中培育出更多的大工匠、小专家等技术能手,为鸡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