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综合总第5376期 >2022-10-28编印

建成国家级文明村3个
虎林市乡风文明建设有“形”更有“神”
刊发日期:2022-10-28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本报讯 (记者 佟 强 □ 于晓霞)“文化兴村出成果,再把富民政策唱起来……”伴着丰稔结实的稻菽散发出的阵阵香气,在黑龙江省虎林市伟光乡太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大舞台上,村里的妇女们正声情并茂地演绎着他们自编自导的京东大鼓——《富民政策唱起来》,浓浓的口音配着朴实的唱词和有力的鼓点,活灵活现地将乡风文明建设的“形”和“神”呈现在我们眼前。

作为全国产粮大县,乡村振兴一直是虎林发展的重要课题。乡村如何振兴?乡风文明是重要推动力量。目前,虎林已建成国家级文明村3个,省级文明乡镇4个、文明村4个。9月29日,在2022年黑龙江省推进乡风文明试点村镇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虎林市在黑龙江省60多个县(市)中脱颖而出,成为此次大会的举办地。会上,虎林市委书记高运禄作了题为《念好乡风文明“四字经” 描绘美丽宜居乡村新画卷》的交流发言,他说:“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虎林市通过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催生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让民心聚起来、环境美起来、经济富起来。”

“笑脸是乡风文明最美的体现。”走进虎林市虎头镇虎头村乡风文明展馆,在笑脸墙上,一张张朴实灿烂的笑脸如花绽放,“孝老爱亲”“互助互爱”“诚实守信”等字样环绕周围,成为笑脸背后最鲜亮的底色。大家的笑脸不仅“挂”在墙上,村里也是欢声笑语不断。“在这种氛围下,孝敬老人,特别是帮助有困难的人已经刻在我们的骨子里了。”长年照顾与自己无血缘关系孤寡老人的虎头村村民姜元花说。以政策理论“育”思想、以传统文化“寓”群众、以文艺活动“誉”热土,这是虎林坚持以“文”化人,筑牢乡风文明之魂的务实举措。

“一水护田,两山排闼,整洁的村落连结千里沃野,活色生香地勾勒出东兴村靓丽的乡村图景!”虎林市宝东镇东兴村老村长张忠德感慨道。东兴村是虎林的“明星村”,荣获过全国文明村、国家级生态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黑龙江省首批生态村等称号,是虎林聚焦村屯从“净起来”到“绿起来”,再到“美起来”,“面子”“里子”一齐抓的生动实践。

乡村环境是乡风文明之形,以奖代补、“门前五包”、定期大喇叭通报,一个个“土味”小妙招,在乡村“塑形”上起了大用处。与此同时,“四制三化”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也加快了美丽田园建设脚步,目前,虎林已绿化村屯106个,打造“枫叶之村”36个,村庄生态景观品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腰包鼓起来了,生活更美了!”虎林市伟光乡太平村村民宋晓丹望着合作社丰收的鲜食玉米高兴地说。乡村经济是发展乡风文明的关键,是农民幸福感的重要支撑,这一点在太平村村民的身上得到了深刻验证。太平农工商总公司是虎林市村办企业发展成为龙头企业的先行者,资本积累达2亿元,每年为入股村民、社员分红达1300余万元,率先走出了一条以产业兴旺带动文明兴盛的新路子。

经济是否发展,数字是最有力的说明。在虎林广袤的乡间田野,3735栋棚室蔬菜搭起来,4万亩经济作物种起来,6.6万亩刺五加、五味子等中药材植起来,6万亩蟹稻、鱼稻养起来,93家农家乐开起来,142个村级产业项目建起来……围绕当地乡村地域特色,虎林多层次挖掘潜力、巩固优势,持续加快构建乡村产业体系,“一村一业”花开遍地。今年上半年,虎林通过黑龙江省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实现平均溢价率17.95%,村集体增收184.8万元。

民心聚了、环境美了、经济富了,虎林这一“神形兼备”的黑龙江省首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县,未来将以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务实的举措,坚持不懈抓创建、久久为功促文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