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新闻总第5263期 >2022-05-16编印

钧瓷浴火重生尽展时代之美
刊发日期:2022-05-1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图片4.jpg

杨国政正在工作


杨国政作品《江山永固》


杨国政作品《玉壶春》


    8月18日至21日,“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将在江苏南京举办。届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委员会委员、河南省轻工业协会副会长杨国政及其钧瓷工作室将携《江山永固》《长城尊》等12件作品亮相。这些作品吸收了当代考古界、实践派的研究成果,釉色丰厚绚丽,红而不妖,蓝而不俗,完美诠释了宋代钧瓷之美。       □ 本报实习记者 刘 元


“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这句诗出自乾隆皇帝所作的《赏钧红》,说的是中国古代五大名瓷之一,钧瓷。钧瓷始于唐,盛于宋,在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宋徽宗曾将钧瓷钦定为皇家御用,并设官窑烧制,民间流传极少,因此素有“万贯家财,不如钧瓷一片”之说。

钧窑以独一无二的窑变艺术闻名于世,而窑变的核心在于烧窑时对于火候的把握。这就不得不提到当今业界“一把火”,“钧瓷三杰”之一的杨国政。

杨国政与钧瓷的缘分要从大约60年前说起。1953年,杨国政出生于“钧瓷之乡”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的一个陶瓷世家,他的父亲在陶瓷实验室工作,伯父则在钧瓷厂。“小时候去我父亲实验室玩,那会实验室里有一本杂志《陶瓷研究》,我也跟着看。”杨国政回忆道,受父亲熏陶,瓷厂里长大的他,在初中时就已经熟知制瓷的全部工序。

高中毕业后,杨国政先到国营瓷厂打了三个月的短工,“那会儿从烧窑基本功练起,然后对比景德镇那边的烧窑工艺,看看有何不同。”杨国政对记者说,“后来被招入东风瓷厂,成为一名普通的烧火工。”从此,他每天从早到晚泡在瓷厂里,向前辈请教,看他们烧窑。这也为杨国政成功恢复宋代钧官窑蓝、红经典釉色制作技艺打下基础。

1977年春天,天津美术学院的多位教授以恢复钧瓷技艺为目标来到东风瓷厂,进行钧瓷研究与造型创作,他们设计了百余种钧瓷造型,供东风瓷厂试烧。杨国政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有空就向老师们讨教关于器皿造型的知识。

据他回忆,最初,厂里试烧宋钧瓷并不顺利。“一开始,是由厂里资深的师傅们试烧,但是没烧成。”杨国政告诉记者,“后来,厂里请了国有瓷厂的老师傅来烧,结果也没成功。”

第三次试烧的时候,杨国政向厂里“请战”。“当时也算年轻气盛,我就跟厂长说我想试试。”杨国政告诉记者。出乎意料的是,他第一遍试烧成功了,而且烧得特别漂亮。“我现在还记得,厂里有的人不服气,说我这是盲碰着的、蒙的。”他回忆,“接着我又烧了第二个造型,也很成功。但他们怀疑我这是自己请了师傅代烧。”随后,杨国政连烧15次,无一失败。在同年举办的全国首届工艺美术展评比中,他烧制的钧瓷作品《双鹤瓶》一举夺冠,被评为钧窑的代表作,照片刊登在1978年《人民画报》第11期上。这一次,厂里的师傅们心服口服,认为他在烧窑上有一种特殊的天赋,属于“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

但光有天分还不够,在杨国政看来,勤奋是成功的关键。“实际上我从1976年就开始研究钧瓷了,1977年担任钧瓷实验组组长,在厂里一线研究钧瓷直到1988年,那年秋天我组建了杨国政钧窑。”杨国政告诉记者,在这十二年间,为了还原出宋代钧官窑的蓝、红经典釉色,他整理并研究相关古籍资料,进行了上百次试验,最终选择通过还原矿石釉中三氧化二铁,生成氧化亚铁得到天青与天蓝釉色。1988年建窑后,他便在自己的天地里,全心全意地诠释钧窑之美。鉴于杨国政对当代恢复传世宋钧难题所作的突出贡献,2012年11月,杨国政被授予“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从一名普通烧火工到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的蜕变,并没有让他骄傲自满。杨国政签款的每一件钧瓷作品都使用手拉胚工艺制作完成。有业内人士指出,现代钧瓷生产往往采用注浆成型工艺,这种方法适应性强、不挑形状、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但杨国政认为传世钧瓷之美不仅在于工艺,更在于泥土在匠人手里化腐朽为神奇的绝妙。“手拉坯是千年钧瓷造型艺术美学的根本,是其承载厚重历史传承的根基,是绝不能放弃的。”杨国政说,“每一件手拉胚做出的钧瓷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灵魂的艺术品。”也因此,一些资深的钧瓷收藏家不用看签款就能认出杨国政的作品。

河南省陶瓷玻璃行业管理协会会长王爱纯曾给予杨国政的作品高度评价,“近年来,由于注浆等工艺的普遍使用,手拉坯制作的越来越少,杨国政一直坚持手拉坯制作,其作品是独一无二的。”

如今年近七旬的杨国政已经退居二线,但他根据五十年来一线实战积累下来的经验,总结出了“一烧、二土、三制作”的钧瓷创作要点,“勤添煤、勤翘火、勤看火”的烧制诀窍,并将钧瓷的制作过程细化到原料、成型等具体工艺环节编著成《中国钧瓷工艺》一书,其后发表《钧瓷拉坯成型法》与《钧瓷的透明釉和乳浊釉》两篇论文,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钧瓷艺术。

“所有的发展都站在传承的基础上。这些理论是我几十年的心血成果,我希望后人可以站在我的肩膀上,从一个新的起点出发,更好地认识钧瓷,并不断地发掘钧瓷之美。”杨国政对记者说,“任何文化的发展都要与时俱进,取精去糟。若每一代钧瓷匠人都能反映时代之美,钧瓷艺术必将如黄河之水一般,滚滚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