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视点总第5233期 >2022-03-28编印

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去年消费帮扶总额达4600亿元
刊发日期:2022-03-28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据国家发改委近日公布的消息,2021年,各部门、各地区累计直接采购和帮助销售脱贫地区产品达4600亿元。其中,市场化帮销约2600亿元,占比近60%。消费帮扶已成为助力农产品产销对接、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

市场化方式帮销逐步深入人心

据了解,去年,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市场化方式帮销措施。国家发展改革委遴选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103个,面向社会集中宣传推广,带动更多社会主体参与消费帮扶。供销合作总社依托“832”平台继续做好供应商入驻和商品上架工作,入驻供应商1.5万家,2021年实现交易额115亿元。中央网信办动员叮咚买菜、58同城、美菜网、字节跳动等网络公益联盟成员单位积极开展消费帮扶,累计帮销脱贫地区农产品23.45亿元。国资委发挥央企消费帮扶电商平台作用,开设央企馆95家、拓展部委馆11家、地方馆18省,上架产品9700多款,累计交易额4.43亿元。全国工商联等部门在第九届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会期间,以“好物出山、云上助农”为主题,组织电商平台和主播达人开展直播带货17场,销售总额达292.7亿元。北京持续推广建设银行“北京消费帮扶爱心卡”模式,动员市民办卡突破127万张,促进脱贫地区农产品消费。安徽上线13列“消费帮扶专列”,布设灯箱广告352块,循环播放消费帮扶LED视频52条,宣传展销70个县(市、区)的722个消费帮扶重点产品,带动广大市民帮销采购。

创新消费帮扶方式取得明显成效

“创新消费帮扶方式取得明显成效。”据悉,科技部依托农业科技园区,在位于脱贫县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开展新品种、适用技术示范应用,指导脱贫地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农业农村部支持脱贫地区认定65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在脱贫地区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53个,过渡期内免收脱贫地区绿色食品申报主体的认证审核费和标志使用费,减免35%有机农产品认证费。交通运输部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建成1300余个客货邮融合站点,开通900余条客货邮合作线路,指导各地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免收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通行费276亿元。商务部面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安排资金,支持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和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支持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生鲜电商等农产品物流销售企业发展。邮政局指导邮政企业投入14亿元,建设县乡处理中心、村级站点、冷链设施,设立农村邮乐购站点34.8万个,进一步畅通脱贫地区产品出村进城物流渠道。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推出“体验脱贫成就·助力乡村振兴 300条全国乡村旅游学习体验线路”,促进脱贫地区旅游消费。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推动消费帮扶各类市场主体有序参与市场竞争。

农产品滞销预警处置机制逐步完善

国家发展改革委还表示,过去一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共青团中央等部门和单位组织开展“消费帮扶新春行动”“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脱贫地区特色粮油产品产销对接”“脱贫地区优质特色农产品供销合作社展示活动”“中国青年年货节”“青耘中国”直播助农等产销对接活动,集中促销脱贫地区农产品。国家广电总局总结推广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缓解各地特色农产品滞销难题的成功经验,推行“公益广告、节目+消费帮扶”“短视频、直播+消费帮扶”等模式,推动脱贫地区产销对接。全国工商联组织开展“全国知名民企湖北行”活动,启动“搭把手·湖北特色产品销售平台”,帮销带货湖北农产品3.49亿元。云南、四川、陕西、贵州、海南、青海、西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健全完善农产品滞销处置方式,指导种植养殖企业、合作社、农户科学合理组织生产,有针对性改善农产品供给质量和水平,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北京、广东、浙江等地通过搭建消费帮扶双创中心等方式,对本地大型批发市场、电商专区、市场销售网络等渠道销售脱贫地区农产品情况动态监测分析,加强产销衔接,促进农产品畅销市场。上海上线运行“消费帮扶数据平台”,精准分析对口帮扶地区特色产品在上海市场的销售情况,确保产销精准衔接。内蒙古采取“以购代捐”“爱心认购”等方式集中消纳滞销帮扶产品,动员自治区各高校、医院、国企等通过内蒙古集采中心采购帮扶产品2300万元。

(综 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