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视点总第5214期 >2022-03-01编印

防控近视产品“百花齐放”
刊发日期:2022-03-0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为了自家的“小眼镜”,家长们互相“安利”防控近视的产品,低浓度阿托品、“OK镜”、防蓝光眼镜、哺光仪……“种草清单”上,当红产品已有一连串。

对于这些家长眼中的当红产品,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刘虎主任医师进行了详细讲解。


低浓度阿托品:

并非“神药”,医疗界正尝试“鸡尾酒”疗法


近视防控有“三驾马车”:每天2小时以上的阳光下户外运动、佩戴角膜塑形镜(“OK镜”)、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尤其是0.01%的阿托品滴眼液,俨然已经成为家长眼中防控近视的“神药”。

刘虎介绍,国家药监局目前尚未批准生产用于儿童近视控制的任何一款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在我国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还处在临床试验阶段,但国内一些医疗机构,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已经以院内制剂的形式出现,可以通过正规渠道开药和购买,在医生监测下使用。

因为购买渠道有限,购买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仍然很不方便。有一些家长会根据网络视频或是家长们口口相传的秘籍,自行来配制滴眼液。刘虎提醒:“家长自行配置的过程中采用什么溶剂、如何保存等各种因素都有可能影响药品的有效性,在配置过程中可能发生污染,一些微生物进入滴眼液,还会导致眼部感染,自行配制滴眼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不能保证。”

另外低浓度阿托品并不是“神药”,它是否能起效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也要在用药一段时间后监测效果。通常来说,低浓度阿托品的有效率(每年近视度数增长控制在50度以内)大约在50%—70%,角膜塑形镜的有效率也只是略高一些。刘虎告诉记者,医学界也发现,角膜塑形镜搭配低浓度阿托品同时使用的“鸡尾酒疗法”,有望增加近视防控的有效率,相关的探索也在进行中。


44.jpg


防蓝光眼镜:

屏蔽所有蓝光,可能影响身体节律


很多家长将电子产品视为影响视力的“洪水猛兽”,而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完全屏蔽电子屏又不可能,于是,给孩子配一副防蓝光的眼镜,特别是在使用电子屏时佩戴,成为不少家长的选择。但这种防蓝光眼镜,医生却完全不推荐使用。

“蓝光是全光谱的组成部分,波长在380—500纳米之间,但并非所有波段的蓝光都是有害光。”刘虎介绍,波长在400—460纳米的短波蓝光确实会对眼部造成损害,但470—500纳米的蓝光,却对人体健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它与调节生物节律有关,与褪黑素的分泌也有关系,全部屏蔽蓝光,很可能影响到作息规律。

同时,电子产品所发出的蓝光,大约只是自然界中蓝光的1%,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目前为止也没有任何一项研究证明视频终端或者电子产品发出的蓝光对孩子的视觉系统(包括近视的发生发展)有影响。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非要去佩戴防蓝光的眼镜,价值不大。


4.jpg


护眼灯:

照度、光谱、频闪

三要素缺一不可


在防控近视上,目前政府已经打出了“组合拳”,关注学校教室的采光和照明也是重点工作之一。江苏今年就将改造提升800所义务教育学校教室照明。同样的,家长们也很关注在家中如何给孩子打造一个看书写字的舒适环境,选一盏护眼台灯,就能让家长挑花眼。

“台灯的三个参数和近视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最重要的一点是照度,通俗来说,也是光照的强度。”刘虎表示,照度在近视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一些研究显示,当光线的照度达到500Lx的时候,孩子是不太容易发生近视的,或者说,照度达到500Lx,对视力有保护作用。

第二个因素是光谱,以前很多人觉得黄光柔和,其实对视力并不好。现代研究发现,光谱越接近自然光,对视力越有益,所以强调要为孩子挑选全光谱的台灯。

最后一个要素是频闪,我们可见的灯光是闪烁的,普通白炽灯频闪频率在50Hz,而护眼灯频闪参数最好要达到10倍以上。



微信图片_20220228101758 副本.jpg

哺光仪:

还需要进一步的医学证据

哺光仪是近年来走红的近视防控产品。在购物网站上搜索“哺光仪”,能发现从简易版到高阶版的各种产品,价格也从几百元到几千元各个价位的都有,记者能搜索到的最贵的哺光仪产品,价格甚至超过了万元。那么,哺光仪是有效吗?

理论上,哺光仪可能通过特定波长的红外光线作用于视网膜下的脉络膜,来控制眼轴长度的增长。“但是从我们目前了解的信息而言,有关哺光仪控制近视进展作用的相关研究正在进行中,目前还没有一个大样本的或是随访时间比较长的证据来证明哺光仪防控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所以大家对这个产品还是要持谨慎的态度。”刘虎表示。 (综 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