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 夕
日前,有媒体对百度网盘等8家网盘企业共同签署《个人网盘服务业务用户体验保障自律公约》事件进行了追踪报道,并联合第三方研究机构对上述企业的网盘产品展开测评。实测显示,8家网盘企业在无任何限制条件的情况下,均已提供“无差别速率”产品和服务,并且普通用户下载速率得到明显提升。以新上线的“百度网盘青春版”为例,在500Mb/s家庭宽带环境下,非会员用户的平均下载速率达到了72Mb/s—240Mb/s,能够满足用户的下载需求。
还未来得及对“喜讯”奔走相告,心细的网友们就发现,这8家网盘推出的“无差别速率”产品,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缺陷。仍以“百度网盘青春版”为例,该网盘存储空间只有10G,只支持手机端接入,不支持与其他用户分享,与普通版之间仅支持3次文件导入。
云盘退化成“云U盘”,让热切关注此次调整的网友们十分失望,更有网友直言,“‘青春版’是应付政策的产物,想好用又方便还是得老老实实交会费用普通版。”
在笔者看来,一方面,企业提供个人网盘服务业务确实属于市场行为,国内国外企业也针对国情有着各自的盈利方式,如国际上采用空间收费模式,免费用户的存储空间可能只有10G或者5G,但是在上传、下载速率上没有限制;国内则用很大的免费存储空间吸引用户使用,但在上传、下载速率上有所限制,从而实现商业变现。
但另一方面,在互联网时代,各种日常生活早已链上“云”端,同时随着高清、超高清技术的发展成熟,4K、8K等较大视频、图片文件越来越普及,消费者对于网盘容量和网盘使用效率衍生出更大需求,在目前网络提速降费的大背景下,企业如果仍停留在通过限制上传、下载速率来开展业务的模式,一旦出现下载速率过低的话,就会倒逼(用户)付费,不付费就不允许使用,让网盘业务的信用基础受到伤害,行业发展会陷入更深的泥潭。
笔者认为,在网盘服务业务上应该突破传统固定业务模式,进一步丰富业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从简单的“限制用户促使付费”变为通过多种业务模式创新“吸引用户主动使用”,从而实现多元化发展。
去年年底,工信部发布数据显示,我国建成全球最大的千兆光网和5G网络,千兆光网覆盖用户数超过3亿,5G基站数量已经突破140万个,终端和用户数创新高。一边是5G和高速的千兆光网普及之后,通信行业保持稳中向好的运行态势,另一边网民却被“高上传速度,低下载速度”卡脖子。
“云上”办公模式逐渐普及,网盘企业仅靠“青春版”应付并不是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