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视点总第5210期 >2022-02-23编印

卖奶粉不如卖猫粮?
养宠成为近亿“铲屎官”新的情感与社交诉求
刊发日期:2022-02-23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仿佛一夜之间,身边的朋友都开始有狗有猫了。”张洋洋说。她所在的部门有7个人,平均年龄28岁,4人有猫,一人有狗。张洋洋也是其中一员,2021年夏天她从宠物店买了一只加菲猫,正式加入“铲屎官”大军。“一翻朋友圈,到处都是晒猫晒狗的。”

城市里的宠物数量,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据智研咨询数据,2020年我国犬猫的数量突破了1亿只;其中城镇猫数量为4862万只,城镇犬数量为5222万只。

这些“喵星人”“汪星人”撑起了庞大的宠物消费规模。据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宠物消费趋势白皮书》,2020年我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接近3000亿元,受政策、经济、社会和技术因素驱动,以及疫情带来的更多潜在养宠人群及情感消费,未来3年行业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复合增速预计14.2%,到2023年规模将达到4456亿元。

有观点将如今的宠物赛道比作10年前的母婴赛道。但实际上,当下的宠物市场已在某些方面悄悄超过了母婴赛道。2019年“双11”期间,天猫公布的最受欢迎进口商品榜单中,猫主粮超过婴幼儿奶粉,高居榜首。彼时有媒体称,“卖奶粉已不如卖猫粮了”。

快速增长的市场背后,是无数在外打拼的孤独故事。

“跟父母抱怨职场遇到的困难时,他们总是劝我要‘吃得苦中苦’。道理我都懂,但我需要的是情绪上的治愈。而当我抱着‘万万’的时候,它会安静地陪着你。我只需要一个毛茸茸的陪伴。”

“在北京,我没有一个家人,也没有朋友。狗狗就是我唯一的家人。过去我总是会受到失眠的困扰,现在每天夜晚听到床边狗狗平稳的呼吸声,我会觉得更加安心,入睡也更加容易。所以,其实不是狗狗需要我,而是我需要狗狗。”

在与受访者的交流中,“陪伴”是提到最多的一个关键词。他们会将宠物称为“室友”“女儿”“儿子”“妹妹”,宠物的角色定位已从“饲养”转变为“陪伴”。

“经济社会的发展伴随一些问题,如人口老龄化、出生率下降、离婚率上升、空巢老人数量增多等,这都是一些客观问题。老年人需要陪伴,年轻人也需要陪伴,在养育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之下,比起养育孩子,有宠物陪伴其实是很好的一个选择,这也是发达国家经历过的一个路径。多数人养宠物是为了缓解孤独感,有些人会把宠物看作重要家庭成员,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成本去养宠物,宠物市场的发展空间非常可观。”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文 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