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综合总第5195期 >2022-01-26编印

老“古板”成新网红 “胖虎”玩起“谐音梗” 传统国画能定制
吉祥画送来“吉祥话”
刊发日期:2022-01-2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微信图片_20220125102833.jpg

□ 本报实习记者 贾淘文


贴花挂画是人们迎接新春的一项传统民俗,每年的大寒节气一过,家家户户就开始准备选购迎春的年画了。

挂一幅年画,添一份喜气。今年春节的年画市场,个性化产品亮点频现,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装饰需求。木版年画经历百年的传承,承载着工匠之手的“温暖”,将百年前的春意呈现在消费者眼前;创意年画跨界融合,“胖虎”的形象与网络流行的“谐音梗”巧妙融合;传统书画中的梅兰竹菊与高山流水,独具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吉祥寓意……一张张或热烈喜庆,或蠢萌讨喜,或清雅隽秀的画卷,让即将到来的新年充满了浓郁的“中国味儿”。

非遗年画“减龄”上线

    随着线上消费的普及与国潮文化的盛行,今年作为地方非遗项目的传统木版年画产品也迎来了“春天”。宁夏六盘山木版年画、广东佛山木版年画、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等一大批地方非遗年画产品开始选择在线上销售。

1月21日,记者在宁夏银川“非遗年货过大年”的直播中看到,六盘山区木版年画传承人任振斌正在向现场网友展示老虎年画。“今年的‘爆款’是《猛虎雄威镇山河》,画中老虎咆哮如雷惊天动地,虎身的斑纹采用红色嵌刻黄色,颜色鲜明立体感很强,显示出百兽之王的威严,又蕴含了旺盛与财富的寓意。”

匠人们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不仅为自己的艺术作品拓展了更大的市场,也为传统的年画注入了年轻的活力。非遗年画“减龄”拉近了消费者和传统文化的距离,也让“老”非遗充满了“新”时代的气息。

日前,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传承人顾志军工作室发布了“新”门神木版年画。记者看到,这副门神年画上,尉迟敬德一手执钢鞭,一手拿着微单相机,秦琼一手执铁锏,一手紧握手机自拍杆。年画的创作者顾志军介绍说,左边的秦琼手持自拍杆,正拿着手机直播其千年不变的旷世美颜;右边的尉迟敬德手持微单,记录着时代的蓬勃发展。

文创“胖虎”大玩“谐音梗”

如果说,红绿脸谱、胖娃锦鲤、荷花鸳鸯的年画代表了传统艺术的继承。那么,充满时尚趣味的“胖虎”年画,就是对于年画艺术的发扬和再创造。近日,记者登录电商平台,搜索“虎年年画”看到,在今年的年画中,凶猛霸气的“兽王”变成了肥胖圆滚、表情蠢萌的“胖虎”,配上极具幽默感的题词,让人忍俊不禁。这类年画的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产品种类涵盖了春联、春条、年画、装饰画,消费者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选购。

店铺销售人员向记者介绍,这类年画中的老虎不仅造型发生了变化,所蕴含的寓意也发生了变化。双手合十、双目紧闭的“胖虎”表达了“甲方说的对,工作不生气”的寓意;飞速奔跑的“胖虎”并不是要纵横驰骋,而是配上了“干饭了”的注解;骑着绿色木马的“胖虎”,寓意是“虎年有绿码”。今年,“胖虎”和“谐音梗”类题材的年画卖得最好,主要是设计灵感来自年轻人的日常生活,更符合他们追求轻松幽默的审美情趣。

传统书画有韵味更有品位

1月23日,记者走访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书画区看到,商家展示的书画作品充满了春节的喜庆气息。《富贵牡丹》《红梅映雪》鲜艳热烈,《空谷幽兰》《竹报平安》清新雅致,《童子拜寿》《骑鹿仙翁》表情鲜活。

一位经营者热情地向记者介绍:“为了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书画作品可以根据顾客要求进行私人订制。画家可以根据消费者的要求,进行创作、题词、题跋。如果消费者觉得装裱款式与居室风格不统一,可以选择未经装裱的‘画心’,也可以将装裱好的书画进行改款。市场里就有装裱店,可以提供立等可取的便捷服务。”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随着印刷技术的提升,传世名画再复刻也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沈铨的《松鹤图》《梅花绶带图》,郎世宁的《瑞谷图》《百子图》《聚瑞图》《仙萼长春图册》,宋徽宗《瑞鹤图》,历代帝王御笔书法《福》《寿》以及《集字五帝五福》等作品,因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吉祥的寓意,也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成为“爆款”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