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3:区域总第5178期 >2021-12-31编印

小佐料做出大文章
刊发日期:2021-12-3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77.jpg

隆冬的宣威,是极冷的,连雨丝都恹恹地从空中滑落。走进云南省宣威市坤太集团的太坤调味品厂,会议室里一串串犹如烈焰般熊熊燃烧的辣椒,在萧瑟的冬季显得格外惹眼。

看着一排排挂着的辣椒,整个房间瞬间就生动了,就像挂上了生机和温暖一样,连带着整个调味品厂洋溢着红红火火的气息。

用舂药捣钵开启创业之路

黄太坤,云南调味品行业中的创业典型。16岁时,跟随父亲学小本生意,后来在宣威市大沙坝租了一个门面做调味品代理。21岁时就挣了140万元,但仅一年多时间就全部花完了,这是他人生第一个阶段。

2008年,他跟人合伙做煤炭生意,又挣了200多万元,但是因证件不齐全,场地被政府关闭。

第三次创业,他又挣了100多万元。这次很艰难,他中途发生车祸,住院8个多月,花费140多万元,留下四级肢体残疾。出院后他无所事事,当时手头就只有2000多亩辣椒基地。

2012年,宣威市太坤调味品厂(以下简称“太坤调味品厂”)正式创立的那一年,那时的黄太坤还在车祸修养过程中,诸事不顺,供货商环节也出现了严重问题,可谓是人生跌到了谷底。之前丰富的阅历奠定了黄太坤是一个不会服输的人,反而激励着“触底反弹”的斗志,下定决心必须做点事情来扭转颓势。

他清醒地洞察到,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食品、餐饮是一条巨大的产业链,只要沿着这条路思考,寻找着大产业中的细分行业,一定可以占领一定市场,成功的概率会更高。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 。 黄太坤认为市场上很多调味品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一旦一种调味品牌能让消费者接受,将产生惊人的经济效益。说干就干,他每天拖着残疾的身体,拄着拐杖来回奔波,用舂药的捣钵和称药的药秤来尝试配料;舂出来后核对好每项数据,再来请人尝味,这样反复做了半年。

后来,他又多次深入市场调研,向消费者做问卷调查,向酒店大厨、烹饪专业人士、零售商、批发商讨教,分析利弊,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发誓要做出让消费者回味的产品,积累一批批“回头客”,而不是浅尝辄止。

工厂创立的第一年,黄太坤只有6万多元钱、8个员工、五辆面包车、2000多亩辣椒。为了快速回笼资金,在没有客源的情况下,他开始卖散装货,又把以前的商贸公司改为工厂。

想法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此后,黄太坤在调味品行业的创业之路并非一路坦途,他尝到了许多甜酸苦辣的滋味,饱受了许多风风雨雨的创伤,但也磨练了他的意志。

有厨房的地方就有坤太产品

  调味品厂投产后,黄太坤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以品牌占市场”的指导思想,依靠当地现有资源优势和基地管理经验,在开拓创新中谋求发展,

工厂创立之初,黄太坤尝遍了所有创业者吃过的苦和掉过的坑,他细活粗活两手抓,管生产还要管销售。每天,黄太坤自己带头出去跑业务,不管刮风下雨出去做市场,无论如何都要逼自己拿几个单回来,否则工厂的发展就会陷入停滞。

黄太坤是一个很爱学习、抢抓相关政策的实干家。他提出要把小小蘸水做出大学问来,要根据地域特点、菜系特点,每季度都有新品研发出来投入生产,并且要细分用户,适应市场变化、推陈出新,快速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

  他在创业发展过程中逐渐明白,公司要能在市场经济中立稳脚跟,必须有自己的商标和品牌。对此,黄太坤把注册商标和形象打造摆在重要位置,先后成功注册“坤太”商标;又向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成功申报干花椒、辣椒干等六个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及2个有机农产品认证。

有厨房的地方,就有坤太的身影。他以坚强不屈的毅力、负重奋进的斗志,走过了最艰难的初创三年。2015年开始,太坤调味品厂逐步走上正轨。

质量保证,营销对路,市场畅通,很快产品就进入云南省及邻省众多批发市场,酒店餐饮非常认可““坤太1+1、坤太1+2、坤太6+1”等品牌。公司形势一片大好,创业之初的三年规划提前完成,未来的跨越式发展的蓝图正勾画在黄太坤的大脑中。

为了研发出更新的产品,黄太坤提出企业要发展,科研必须要领先。他投资120万元建设了科技研发中心,并且每年拿出营业收入的6%作为科研经费。在九三学社曲靖市委的帮扶下,与云南农大、省农科院、省林科院等各大知名院校开展院企合作,聘请专家36名,取得专利26项,每年推出调味品新配方5个、豆类新产品4个。

为了留住优秀的人才,黄太坤建立了销售激励机制, 2015年以来已奖励轿车19辆、资金67万元。实行“654”年终返利制,按照完成计划的百分比给予经销商4%-6%返利,已累计返利3500万元,淘汰经销商61家。销售入股分红机制每年选取10%信誉好、成绩突出的经销商入股,同时也鼓励管理层正常入股、年10%优秀员工特殊贡献入股,现有股金1250万元。

成功研发全国首款无刺花椒

在前行的路上,太坤调味品厂喜报频传,成功研发“坤太”壹号辣椒、“坤太”贰号辣椒和“坤太”藤椒(花椒)种苗,成功收购云南博隆生物有机肥厂,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绿色食品认证,荣获了云南省名牌农产品、云南省著名商标、云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六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等荣誉。

面对成绩,黄太坤坦言:“ 自从出车祸后,改变了我的身心、想法,我不会一味追求金钱。做农业一定要勤快,没有那份勤快是做不了的。每一次我出差,在田间地头,只要见到一颗辣椒或花椒,都会停车看一眼。”

2018年7月,黄太坤邀请来厂实习的北京大学生到宣威尼珠河大峡谷游玩,因景区当时还未建设完毕,属于原生态阶段,黄太坤因腿脚不便掉队,偶然间发现路边一株花椒,枝条、叶片无刺,且叶片形状与一般花椒不同,他当即就摘了一颗品尝,一般人很难发觉是花椒树。

这株无刺花椒植株的发现令他非常兴奋。后经查阅资料,目前,世界上尚未发现野生无刺花椒的记载。黄太坤从无刺花椒植株上剪了4支接穗,共有20多个芽,带回科研基地进行嫁接尝试。第一年嫁接出来就是无刺花椒,嫁接证明了这株野生无刺花椒有无刺基因。

后来,有人建议要将那颗原树挖回来,黄太坤拒绝了。在研发成功后,原命名为“坤太藤椒”,后来经过几个专家更正后改为“宣威无刺花椒”。目前,这款无刺花椒已经培育到第三代,依然长势茁壮,果实麻味独特,口感特别好。现在坤太集团已经在云南全省推广,在红河州靠西南片区,包括整个红河州、临沧、普洱等种苗基地培育无刺花椒200余万株。

如今,坤太系列调味品已经遍布全国36个大中城市600个终端销售网点,一些重点市场高达18%占有率,出口缅甸、老挝等东南亚国家。2020年,企业营业收入3.1亿元;年产调味品1万吨,居云南省第二位。眼下的坤太集团正成为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结合的典范。

    (李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