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孟祥山)辽宁省沈阳市供销社自主研发的“京户通”沈阳市城乡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既有效满足广大农民和涉农企业的多种服务需求,又即时汇总农产品市场价格数据,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大数据支撑。沈阳市供销社理事会主任孔德树说:“‘京户通’平台上线不到一年时间,已撮合交易额突破30亿元。”
2021年,沈阳市在涉农区县新增村级供销社42个。沈阳市供销社推出“供销惠农·双减双增”试验示范项目,为种植户免费提供“安全农产品解决方案”,采取此项技术可实现平均减肥30%、减药50%、增收20%以上。2021年,全市新增500户,亩增收万余元。沈阳市供销社推进农业生产性社会化服务。延伸土地托管服务链条,推进土地环节托管向全托管拓展。截止2021年11月,土地托管面积28.33万亩,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77.77万亩。
沈阳新供销运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明辛介绍,“京户通”将努力建设成为集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综合性为农服务平台。在数字化整合资源方面,将立足农产品电商标准化问题,探索推出“数字中央厨房”解决方案,通过数字化手段将全市食品深加工资源进行整合,打造柔性农产品供应链中央厨房,将农村初级农产品快速转化为标准化电商产品。通过数字化平台孵化的蛋品、果品、粮油、奶制品全产业链公共服务平台已累计实现销售额1.4亿元以上。打造供销全链条平台。整合、升级、赋能传统配送行业,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实现从技术、物流、供应链到金融的全链条整合,联合相关金融机构共同开发的供销支付通金融服务平台,作为“京户通”平台中的金融链条,将原始数据通过数字平台加工成颗粒化数据,探索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新模式。截至目前,平台生鲜终端连锁管理平台交易额突破23.7亿元,平台供应链管理平台交易额突破12亿元,实现农产品交易额大幅增长。
沈阳市供销社监事会主任张迎春介绍,到2023年6月底,“京户通”将在3个试点区县(市)建成县域电商运营中心(为农服务中心);组建1个全市性农村经济组织联盟和1个全市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合作运营1个具有聚合支付等多种功能的“供销支付通”项目,为农村各经济组织与金融机构对接提供平台;发展村级供销社累计达到100个。
据了解,截至目前,沈阳市供销社依托新供销公司培训电商人才450余人,帮助各电商村开办电商平台店铺225个,帮助孵化地域特色品牌农产品10余个。大力实施供销品牌创建行动。聘请辽篮总教练杨鸣担任“供销惠农公益大使”,拍摄系列公益宣传片,推广特色农产品,树立地域品牌。打造“乡村供销社”抖音号,推出品牌产品2个,拍摄推广系列公益宣传片和原创视频52个,重点推介“沈阳大米”等品牌,播放量达到1000万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