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孟祥山)12月21日,沈阳博物馆正式开馆。沈阳市委、市政府把沈阳博物馆作为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为全市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内容。2017年9月,经辽宁省政府批准,原辽宁博物馆及综合业务楼移交沈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作为沈阳博物馆的馆址。经过三年的修缮改造、展陈工程,沈阳博物馆终于具备了开馆条件。
据悉,沈阳博物馆是一座全面反映沈阳地域历史文化的综合类博物馆,展馆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共有文物2535余件(套),将系统展现沈阳11万年以来的人类文明史,及2300年以来的沈阳建城史。
沈阳博物馆一层设为清文化主题展,着重展示盛京宫廷宝藏的华美富丽;二层为《沈阳历史陈列》展,将沈阳11万年来的历史文化娓娓道来;三层设有两个展厅,其展品集辽河流域21家博物馆的高等级文物450余件套,讲述一条大河的万千人文气象。博物馆还设有数字化厅、家庭教育中心、文创店等特色服务设施。
此前,沈阳博物馆推出两个项目,得到了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共同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博物馆”。一是正在进行的沈阳博物馆“百万收藏计划”,力争在五到十年内,收藏一百万件沈阳市民日常生活藏品,与一百万沈阳家庭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为一百万普通市民颁发沈阳博物馆收藏证书。二是沈阳博物馆志愿者招募活动,调动热心市民、企事业单位和民间团体参与到博物馆的发展建设中。
疫情防控期间,沈阳博物馆仅提供个人网络实名制预约通道,每天限额2000人。观众可在线上预约成功后,凭预约短信、有效证件及健康码入馆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