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家成 □ 冯 举)家庭减灾能力调查是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普查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通过调查家庭基本信息、灾害认知能力、灾害自救互救能力等情况,掌握家庭减灾能力现状、配置、需求、防灾减灾意识现状,为分析评估家庭防灾减灾及自救能力提供本底数据根。
为加快推进家庭减灾能力调查工作,保证调查具有代表性,科学地反映家庭减灾能力,据国家、省、市有关部署,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针对此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组织各街道、社区开展多次集中培训,为开展后续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青羊区结合国家普查办下发的家庭减灾能力调查任务,利用等距法和空间网格法抽取了一千五百余户调查对象,组织了第三方技术支撑人员和社区的近百人调查员,采用入户实地走访、电话调查和线上二维码填报等方式进行逐一调查。在入户开展调查时,社区工作人员还向居民发放了灾普宣传手册,详细介绍了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重要意义,引导居民认真、如实填写《家庭减灾能力调查表》的每一项内容,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调查人员克服工作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等困难,秉着对调查对象信息严格保密的原则,顺利完成了全区1710户家庭的调查,并如实进行网上系统填报。通过此次调查,进一步摸清了家庭减灾能力的薄弱环节,为有针对性地提升应急防灾能力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