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第四届中国(淮安)国际食品博览会在江苏淮安举办。该博览会作为江苏省唯一的食品类国际博览会,为淮安发展打造了一张开放型经济的名片,食品产业共享机遇、共同发展的“大合唱”唱响江淮大地。
依托千亿产业 联通万亿市场
“好口碑”来自好市场。食博会自一开始举办,就将“国际化”“品牌化”“专业化”“数字化”等作为办展原则,努力为参展各方搭建交流、合作的专业化舞台。在前三届食博会上,累计吸引近1300家境内外知名食品企业参展,其中境外参展企业占比30%以上,世界五百强、国内百强、行业百强参展企业占比60%以上,累计实现意向合作金额超130亿元。
让企业更加贴近消费市场,让产业更加符合发展趋势。事实上,历届食博会都以此为重要原则,精心组织策划系列活动。“食博会吸引了一大批世界五百强食品企业,云集海内外各大专业供应商、采购商,非常有利于我们公司产品的推广。”养乐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宅配部兼营业支援部部长内桶健认为,食博会是江苏吸引国内外商品和资源要素的巨大“引力场”。
卖全球、买全球。食博会不仅为参展企业搭建展示销售舞台,更为众多采购商提供了“没有中间商”的直购空间。从美酒、饮料、零食,到预制食品、调味品、原材料,在食博会场馆里,一场场采购活动“热气腾腾”,一次次买买买“手随心动”。
在第四届食博会上,食材供应链研讨对接会、中国(江苏)食品产业跨境电商研讨暨进口食品对接会、大型采购商采购信息发布等全新平台上线,架起更多产销对接“桥梁”。
展品变商品 展商变投资商
在日趋激烈的招商引资战场,食博会犹如一块“敲门砖”,敲开了一个又一个全球知名企业的大门。
在前三届食博会累计签约食品产业合作项目88个、总投资约500亿元的基础上,第四届食博会成功签约项目75个,协议总投资807亿元。其中,成功签约总投资120亿元的绿色多功能锦纶新材料一体化百亿级项目。签约10亿元以上项目19个,协议总投资677.55亿元,真正把“让展品变商品、让展商变投资商”的思想贯彻到实处。
同时,凭借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力,食博会正逐渐成为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的重要载体,为进博会参展商深度对接江苏乃至华东市场提供了新渠道。
开放不止步。在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严重冲击的背景下,食博会积极响应“双循环”战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搭建起全球视野下合作共赢的平台。
第四届食博会专门设立跨境电商食品馆,邀请20个国家和地区展团参展,为跨境电商赋能,为开放型经济助力。同时,举办以“共享新机遇、服务双循环”为主题的RCEP成员国食品产业合作圆桌会议,邀请成员国驻华使领馆官员、贸易促进机构和企业代表,就贸易便利化、食品产业链布局等进行对话。
促消费利民生 促安全惠民生
经过四年的精心培育,食博会不仅是企业展示交流的平台,更是淮安市民的一场文化之旅、消费盛宴。
江苏是食品产业大省,也是食品消费大省。随着消费升级步伐不断加快,群众味蕾需求已从“吃遍全国”变成“吃遍全球”。于是,在首届食博会举办之时,就将“利民惠民”作为一项重要宗旨,致力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消费升级的需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消费惠民是食博会的一大亮点。在以展览为主的基础上,食博会注重销售平台打造。除每年将逾万种“名、特、优、新”食品在现场展览展销外,还联合各类线上平台,开展线上带货等惠民服务。第四届食博会期间,结合“双11”“双12”等消费热点,专门启动了2021“嗨在淮安”主题消费节。
食博会不仅让广大群众饱了口福,更大饱眼福。淮安将淮扬菜文化深度融入食博会,精心策划中国淮扬菜大师赛、“淮扬菜名店”评选、“淮安十碗好面”大赛、“我家美味——淮扬美食进社区”家庭厨艺大赛等一系列品牌活动,在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同时,为推动淮扬菜创新融合、培养淮扬菜文化传承人才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