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论坛总第5100期 >2021-09-03编印

在对外开放中不断做大做强的中国服务业
刊发日期:2021-09-03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正在北京举行。这是一个国家级、国际性、综合型的服务贸易平台,自2012年诞生之日起,就承载了促进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历史使命,并与中国服务共同成长。今年刚好第十年。服贸会已经成为全球服务贸易领域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展示,也是展示“中国服务”的重要窗口和平台。我国正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服务业发展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正如近期出版的《破局:中国服务经济15年崛起与突破之路》一书的名字一样。作为本书作者,高蕊博士在中国企联服务多年,深度跟踪中国服务业企业的成长,对服务业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服务业的深层矛盾有着理性、系统和独道的观点。高蕊说,选择2006年作为起始年份,很大程度上和服务业的对外开放进程相关。

2006年,在中国的入世承诺中,是银行、贸易、快递、酒店旅游等绝大部分服务领域放开的最后截止时间点。此后,这些领域的服务业企业必须遵从国际规则,直面外资进入所带来的强力竞争。服务业企业如何“与狼共舞”,并完成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数量的双重进步,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也让当时并不强大的国内服务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在对外开放的倒逼下,对内改革轰轰烈烈,不同所有制、不同类别的企业都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一番较量。市场主体的活力,相比于任何的力量推动都更加具有内生性和原动性。

现在回过头来看,零售贸易、交通物流、房地产、金融、娱乐、餐饮等多个服务行业都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2006—2020年,是中国服务经济沸腾的15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从2006 年的 39.5%,提高到2020年的 54.5%。服务业的贡献刚好增加了1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加一个。服务业的结构不断优化,由中国企联发布的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显示,这15年间,批发贸易、零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行业入围数量的持续走低,从209家减少到188家;互联网及信息技术服务、金融业、物流及供应链等现代服务发展日新月异,入围榜单的企业数量从117家增长到149家,极速推进生产力转化和服务业的升级发展。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背景,这本书系统梳理了2006年以来服务业领域十余个行业中上百家企业的成长和兴衰的故事,服务业的过去和未来跃然纸上。

新服务30人论坛成员马旗戟的观点很贴切地传达了这一层意思:“中国在全球的地位得益于波澜壮阔的工业化进程,也同样依赖于服务业的进步,正是现代服务业背后所蕴含的技术进步、政策调整、资本赋能和需求创造,在更深层次和更广阔范围内催生出了中国当代经济的产业结构与多元主体,并造就了中国当代文明的社会风貌与价值观念。对服务业这些年的历史回顾、梳理与总结,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指导作用。”

历史诉说现在,也启发着未来。

在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中,服务业已成长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助推器和稳定器。但需要清醒认识的是,服务业的跨国竞争依然是需要破的局。今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20年,2020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6463亿美元,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位。货物贸易取得巨大成绩的背后是,是服务贸易长期的逆差。2019年,服务贸易逆差的绝对值为1.5万亿元,占整个货物贸易顺差的比重达到51.49%。这正是我国服务能力不足所致,服务业企业的对外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亟待加强。

当前,逆全球化愈演愈烈,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盛行,对我国服务业企业参与跨国生产布局和国际分工带来巨大挑战。服贸会的举办传递了我国持续深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心和决心。“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对此,高蕊建议,服务业企业要深刻认识新发展格局的内涵,抓住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带来的发展机遇,把握内外贸一体化推动国内国际市场联动发展的大势,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继续提升发展质量。一方面要使用更加专业化的人才、引进新的技术,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和专业服务经验,激发自身的成长动力。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应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在鲶鱼效应中“与狼共舞”,尽快补足短板,成为拉动中国出口的新引擎。       (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