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孩子之后,我仍然是商场的常客,但不是去逛街,而是去遛娃。”80后“宝妈”李珍说起家附近的那些商圈,能如数家珍地列出一大串亲子消费的好去处。
“得宝贝者得天下”。数据显示,中国0岁至14岁人口达到2.6亿,而儿童消费市场规模达到4.5万亿元。随着80后、90后进入生育高峰,他们与前辈们迥异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态度,更是让儿童经济蓬勃发展。
在城市,“儿童经济”时代已到来。记者调查发现,消费升级带来的品质追求以及“三孩”生育政策带来的红利等多种因素叠加,为经济发展带来了又一波“孩动力”,一些大型综合体开始大念“儿童经”,零售、游乐、教培等儿童业态正逐渐成为商超重要的“吸金利器”。
现象:一娃“带队”全家陪同
在北京的一家大型商场内,走出电梯,就能听到一阵阵小孩的欢笑声。在这里,琳琅满目的玩具、特色鲜明的职业体验、形状可爱的小汽车……都是吸引小孩子的“利器”。
“一到周末,孩子就吵着要去步步高的酷洛小镇玩。玩到差不多中午,我们一家三口在商场吃个饭、随便逛逛买点东西,经常很轻松就度过了。”按照孩子的意愿去商场玩,是李珍家的“周末首选方案”。
随着80后、90后开始成为养育下一代的主力军,与上一代人相比,让孩子吃饱的同时,更加注重综合素质培养,舍得为孩子花钱,家长“遛娃”也更注重寓教于乐。
“现在养一个孩子,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财力,不仅要培养,还要注重亲子陪伴。”市民张先生说,年轻父母对儿童消费的重心从以前的饮食和服装,转向如今的综合教育和能力培养。
“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福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可见童年对一个孩子的重要性。”李珍很重视对孩子的培养,也愿意给他有质量的陪伴。她说,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庭也有能力负担孩子的各种开销,总想给孩子更好的游玩体验和成长环境。
每个孩子背后都是一个家庭,儿童消费背后往往是整个家庭的参与。随着三孩政策逐步放开,儿童市场的这一消费群体正在逐步壮大。
“上早教的婴幼儿年龄偏小,经常是一个孩子两个家长陪同,有时候做活动,一家能来六个家长,甚至爷爷奶奶都会跟着来参加。”神农城一家早教中心的老师称。
近年,儿童业态也常被零售企业视为最有效“敲门砖”。儿童业态的魔力在于“一人带动全家”,消费持续性强,而且特别容易聚集人气、拉动客流,堪称“人气磁石”。
根据智妍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儿童用品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显示,近些年来,关于孩子的消费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比例渐涨。目前我国14岁以下的儿童数量较大,儿童消费已占到家庭总支出的30%左右。
竞争:“体验感”是王道
在电商发达的当下,儿童零售已不是商场的主流。
“以往商场里多布局儿童零售,但现在很多零售的服饰、母婴用品都可以通过线上买买买,所以在儿童业态聚集区穿插一些儿童游玩项目,业态布局时关注品牌错位、多元化。”一位商场招商的负责人表示。“聚焦年轻家庭客群‘以孩子为中心’的特性,找准顾客的服务痛点,以儿童作为服务对象,解决家庭服务需求。”提升儿童业态客流联动,丰富活动“组合拳”,实现从儿童到家庭的客流“收割”,也收获客户的一致好评。
抓住儿童经济爆发点,开展各类儿童亲子活动,也是各大购物中心增强体验感的杀手锏。“从大的趋势和销售数据来看,儿童零售类经营标准高、竞争激烈,有些品牌业绩增长缓慢甚至下滑。但儿童培训、游乐项目近几年却呈上升趋势。”业内人士称,“体验感”是儿童培训、游乐等业态吸引客群的核心元素。
商场最注重的是客流,最重要的是如何将客流变为消费。一位商场经理直言,在周末或节假日,还会开设早教、儿童玩具展等儿童活动,可以联动到大人一起消费,不仅增加人气,还可以带动餐饮、电影院、服饰等一系列品类的零售额增长。
市场:“宝贝当家”引发儿童业态多元化
像这样“宝贝当家”的消费模式,引发的是儿童业态的迅速扩张。
在北京金源燕莎购物中心地下一层,“童兜百货”将母婴生活、儿童娱乐、儿童家居囊括其中,解锁全新的一站式带娃购物玩乐体验。
“现在,父母在经济条件、教育程度和消费观念上与上一代有着明显的不同,对孩子养育注重培养质量,有着超强的消费意愿,这也促进儿童业态向多元化、细分化、人性化发展。”一位商场负责人表示。
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商场的儿童业态中,虽然儿童娱乐是人气引擎,但儿童教育的需求最为旺盛。
某篮球训练营,青少年们在篮球场上肆意奔跑;在“这就是街舞”的课堂上,男孩、女孩们酷炫的舞姿成为这个夏日最美的风景;在“酷睿跑国际儿童训练中心”,越来越小的儿童在这里学习运动……
一份公开的数据显示,儿童商业在全国各大购物中心中所占的比重,已由2011年的5%上升到了2017年的18%。配比也由过去单一的儿童零售为主向儿童教育、儿童拓展、儿童游乐、儿童摄影等领域扩展,室内儿童综合娱乐项目日益成型。
而在家庭消费中都很注重儿童教育支出,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全面发展,不仅学习成绩好,还得多才多艺,从小就开始培养。而购物中心儿童细分业态的规模占比中,教育业态更是排位第一。
趋势:打造全产业链
既然孩子是家长的心头肉,那么儿童业态就绝不仅仅是一件衣服、一节早教课那么简单。
“以‘孩子的成长’为脉络的儿童业态品牌线已经越发丰富。全产业链已经成为儿童业态的趋势之一。”在业内人士看来,伴随儿童的成长,某一年龄段的需求相对固定,如果品牌企业可以提供全产业化的产品或服务,多数家长会进行持续性的购买。
“儿童业态带动客流这一点是肯定的,这些客流产生的消费从销售数据上也体现得非常明显。”业者介绍,以儿童零售店铺为主,再加上孩子及家长用餐消费、服装等消费,一个孩子会带来全家的集体消费行为。
中国儿童产业中心数据指出,80%家庭中儿童支出占家庭支出的30%—50%,家庭儿童消费年平均为1.7万元—2.55万元,儿童消费市场每年约为3.9万亿元—5.9万亿元。据相关预测,到2025年0岁—14岁儿童将达到峰值约2.72亿人。显然,中国儿童消费市场的潜力不可忽视。
“围绕儿童衣食住行能产生多个业态,形成一站式儿童业态,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家长和儿童的消费需求。”上述负责人表示,而且儿童消费还有着“1+2”“1+4”的虹吸效应,能带动全家消费,打造家庭产业链,创造出更高的经济价值。
“在当前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儿童业态的产品不再是单纯提供孩子玩乐的场地,个性化消费、品质消费的需求更加旺盛。”专家表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商场要把品牌和引进业态组合做精做好,让传统的购物中心环境增添更多的趣味体验。 (株 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