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视点总第5092期 >2021-08-24编印

沈阳市沈河区聚焦特色产业 全方位推动服务型经济发展
刊发日期:2021-08-24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沈阳市沈河区是服务业大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90%以上,占沈阳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五分之一。

发挥金融集聚优势

推进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

    在金融产业核心生态强化工程中,得益于营商环境的优化和配套设施的完善,人民银行沈阳分行已经迁址沈河区,注册资本200亿元的辽沈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汇丰和友利两家外资银行市级分行均已在上半年落户经营。至此,沈河区现有金融法人机构9家,外资银行和代表处10家。中天国富证券等3家证券省级分公司、中国银行寿险辽宁分公司等金融机构正在办理工商注册。半年中,沈河区全力推进宝能环球金融中心等金融特色楼宇建设,亚洲互联科技(辽宁)集团公司等10余个成熟数字化项目和辽宁中科知产高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新兴金融业态培育也取得初步进展。

    金融商贸开发区亿元以上项目85个,占全区比重78%。在金融产业配套服务生态优化工程方面,集金融生态共享、金融仲裁调解、多功能路演等功能于一体的沈阳产业金融会客厅硬件建设已经完成,北京街街口开发区标识提升、“口袋花园”等4处重点绿化工程以及5处重点街路、楼宇亮化项目全面启动;七中南部校区完成土地权属工作,社区学院教学楼正在进行改造;科普路等5条示范街路建设正在齐头并进,配套设置逐步完善,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全面驶入快车道。

挖掘文化旅游资源

推动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建设

    在文化旅游规划方面,沈河区聚焦5个细分领域,突出文化赋能,强化产业链思维,实施“文化+”战略,开展“六个一批”工程,11号院、星青年等12家文化产业园区蓬勃发展,得一版画工坊、叁叁工厂等文化产业园(基地)正按市级标准稳步推进,文化产业收入约占全市30%以上。城市书房选址6处,其中萃升书院、御点江山和益田假日新华书店列为重点项目正在推进,11个城市书屋街道选址基本结束,正在设计改建和功能完善中。

    在推进项目建设方面,围绕文化创意产业内容,沈河区梳理出98个项目有序推进。目前盛京皇城5A级景区建设进展顺利,中街步行街被商务部确定为全国第二批“示范步行街”。头条胡同通过建设“一廊一阁一坊一院多节点”的特色历史文化景观,迅速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沉浸式体验逐步成为新兴文化产业的创新活力,入驻盛京龙城的“人随剧走、人在剧中、观众也是剧中人”崭新沉浸式场景上座率居高不下。国潮主题街区“长安里”游客市民齐打卡:Z时代崛起,国潮成为新主流。中晨电影小镇项目主体部分已经完工,电视剧《悬崖之上》即将开机,沈阳星青年创意设计创业创新示范基地项目二楼已基本竣工,夏宫仁恒文化“居+馆”等项目也在有序推进中。

    在选树品牌方面,沈河区在人力资源、广告、中介咨询等各领域选树领军企业,打造“沈阳蓝凌军创产业园”项目,为退役军人、大学生就业创业搭建平台。

    在商贸流通方面,沈河区打造“一纵一横”多场景夜经济模式,中街、彩塔、歇马台等经济圈成为沈阳夜经济示范街区。引导“老字号”强化品牌建设,“中街冰点城”开发近十多余种新品,“德氏冷饮”创新推出故宫联名雪糕,沈阳文化符号逐步凸显。

    在转型升级方面,沈河区着力创新融合向智慧化转型,搭建专属的“大数据网上产业带”,实现“互联网+外贸+本地制造”。上半年,沈河区巨丰跨境电商孵化器(基地)正式启动,华府青创等3家直播平台被评为省电商直播示范基地。

释放科创潜能

推动科技和信息服务升级

    沈河区立足科技创新赋能生态圈建设,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梳理挖掘创新链,创新布局一批数字技术应用类项目,引领现代化中心城区数字经济发展。一是发挥创新人才集聚优势。依托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沈阳药科大学等科研院所资源,推进创新主体和双创平台加快发展,集聚高新技术企业110家,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83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家,市级以上双创平台18家,中韩大厦小微企业创业(辅导)基地被评为“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青创空间被评为国家级“众创空间、科技孵化中心”。二是引进培育领军型企业。打造科创产业发展格局,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80余家、瞪羚企业6家、雏鹰企业50家,为企业争取资金1000万元。市级以上众创空间增至22家,入驻创业实体600余家。三是加快基础设施升级。全面铺开5G网络,完成635个5G网络基站建设,我区成为东北5G网络建设精品区。四是高官台-2植入数字经济产业。该地块功能定位为商业综合体、科技园区、智慧型社区,拟引进数字经济等新兴科技产业,3年内预计导入世界500强企业或行业内前50的领军企业不低于15家。

提升产业聚集功能

创建“多维度的集聚区”

    为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和配套设施,推动建设和完善各具特色的总部型经济集聚基地,提升产业集聚功能,培育形成总部型经济产业集群,沈河区出台了《关于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五条管理办法》,着力为各类总部企业集聚和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

    截至目前,现代金融总部集聚区中集金融生态共享、金融仲裁调解、多功能路演等功能于一体的沈阳产业金融会客厅硬件建设已经完成,现已诚邀15个城市合伙人,对接30家金融机构的123种服务产品入驻会客厅。

    现代商务总部集聚区坚持立足沈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条,做强传统商圈业态,积极推动五爱、南塔千亿元市场建设,直播产业带荣获“全省第一批电商直播示范基地”称号。由敦煌网、速卖通搭建的跨境电商产业园加速发展,五爱——阿里国际商贸城成为辽宁首个线上市场。文化旅游总部集聚区中的盛京皇城中央里二期建设,目前外立面建设全部完成,内部装修正在进行中,预计9月份可以实现营业。

打造总部经济大厦

建设“竖起来的开发区”

    沈河区在大力推进总部型经济发展中,积极盘活全区存量楼宇,不断优化各项服务措施,为总部型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制定出台了《沈河区以“楼长专班”推动闲置楼宇盘活工作操作办法》及“四率两化”考核指标,重点盘活区内重点及特色楼宇。截至上半年,我区共盘活楼宇存量25.69万平,完成率72.37%,其中引进特色化、高质化企业共36户,盘活特色及总部楼宇7.69万平,完成率128%。与此同时,已与国际知名地产公司戴德梁行合作,筛选出恒隆广场、嘉里企业广场B座,金融总部大厦——财富中心A座,数字经济总部大厦——万科中心4栋高端商务楼宇,打造总部经济大厦。

    此外,按照沈阳市政府“三直一快”和“一联三帮”服务企业的要求,沈河区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已开设帮办窗口,组织开展重点项目审批全程帮办服务,实行“一对一”帮(代)办服务,进行全程跟踪,协调解决项目梗塞问题,并提供税务登记、银行开户、金融产品咨询、公用事业办理等一条龙服务,力求通过营商环境的再提升为总部型经济发展聚集新动能。

    截止目前,沈河区有各类总部企业约140余家,经营范围涵盖金融、保险、零售和建筑等行业,其中进入世界500强名录企业22家,中国500强名录企业1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