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视点总第5088期 >2021-08-18编印

昆山巴城镇: 谱好乡村振兴“五部曲” 同心奔向幸福“小康路”
刊发日期:2021-08-18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巴城1.jpg

    本报讯(记者 汪宏胜 □ 陆飞) 田间地头生机盎然,农家庭院错落有致,文化广场设施齐备,百姓脸上笑容洋溢……近年来,昆山市巴城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逐步提升城镇规划建设水平,稳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努力做好产业富民文章,谱好乡村振兴“五部曲”,同心奔向幸福“小康路”。

擦亮“金招牌” 吹响产业兴旺“主题曲”

    “今年葡萄长势好,口感好,卖价好。”巴城镇湖村的葡萄种植基地,果农陆香根看着满园的硕果,喜笑颜开地说,葡萄种植是村里的特色产业,200余亩葡萄园年产量近20万公斤,能为村集体经济收入贡献250余万元。

    “小葡萄”种出了“大产业”,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风光,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形成了巴城湖村、新开河村、茅沙塘村、马料江村、方港村、龙潭湖村、葡萄研究所七大种植基地,全镇葡萄种植面积达4106亩,主要品种有10多个,2020年苏州市地产优质果品(葡萄)品鉴评优活动中,巴城多个葡萄品种斩获金、银、优秀三大奖项。基地立足于丰富的现代农业与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已建成集生产、销售、休闲旅游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果蔬基地,以镇域内富有特色的产业为依托,辐射带动村民参与进来,不仅葡萄产业为农民带来“甜”美生活,阳澄湖大闸蟹、巴城大米等特色产业也让当地农民吃上产业饭、走上致富路。

勾勒“新面貌” 奏响生态宜居“协奏曲”

    作为昆山市“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试点村庄,巴城镇联民村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特色康居村为抓手,突出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目前,“清水路”自然村一期建设区域已全部完工,惠及93户农户,农房翻建刷新了乡村“颜值”,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该镇绰墩山村庙前橹灶浜,曾经是人居环境“黑榜村”。经过大半年的努力,如今的庙前橹灶浜,乱搭乱建已经被拆除,乱堆乱放已经被清理,崭新的公厕和垃圾分类亭已投入使用,村庄环境惊艳“蜕变”。“以前车辆出入不方便。现在不一样了,路增宽了,还增加了很多停车位,村里越来越干净、越来越敞亮了!”村民望着家门口干净整洁的村居环境颇有感触地说道。

    旧貌改造,扮靓乡村新颜值。垃圾处理、房屋整治、污水治理、村貌提升……通过努力,巴城镇有19个村获评苏州市特色康居乡村,武神潭自然村获评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称号,从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变成了人人称赞的新农村。

催开“文明花” 弹奏乡风文明“交响曲”

    坐落于阳澄湖畔的“巴城苑”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公园,吸引了周边前来休闲健身村民驻足观看。巴城镇以“文化渗透模式”为主要途径,厚植乡村振兴精神风尚,坚持建好、管好、用好各类阵地,全力打造“村村有文化、村村有特色”的“一村一品”文化格局,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广大群众崇尚美德、积极向善。同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规民约,并在农村精神文明宣传栏、文化墙上进行大力宣传,成为了乡风文明一道美丽的风景。

    近年来,昆山市巴城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多措并举掀起“乡风文明”新浪潮,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打造乡村振兴之“魂”。

念好“紧箍咒” 奏鸣治理有效“回旋曲”

    通村公路两旁绿树连片,幽静雅致的农家院落干净整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紧张实施……美丽乡村在巴城镇武神潭村展露无遗。武神潭村只是巴城深入开展乡村治理的一个缩影。

    巴城镇紧紧抓牢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持续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各项工作,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化“乡美村红”党建品牌,依托东阳澄湖村“湖天e色”、龙潭湖村“五美兴龙”示范点,带领打造西南村“西南联动”等一批农村党建品牌,组建“澄色引擎”“新征程、心服务”等行动支部,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党群服务阵地的核心作用,提高村级治理能力,完善村级治理体系,在环境整治、控违拆违、惠民助企等攻坚项目上发挥党员尖刀作用,带动广大群众由旁观者成为参与者、宣传者,迎来了村庄面貌的大为改观,让“宜居巴城”的理念深深扎根于老百姓心中。

跑出“加速度” 唱响生活富裕“进行曲”

    一只小小的螃蟹,成功开启了致富路。巴城镇东阳澄湖村曾是个经济薄弱村,村里产业也比较单一,村民主要收入来自务农。穷则思变,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及生态优势,村民们尝试涉足水产养殖业,养殖大闸蟹比种植水稻收益高很多,更多村民加入了养蟹行列,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得益于阳澄湖的优良水环境,大闸蟹衍生的产业链给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提供了优质基础。每年开展大闸蟹开捕节、蟹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有效聚集人气商气,带动自驾游、乡村游迅速升温,每年吸引200多万人次来巴城品蟹观光。全镇近3万名农民从事大闸蟹产业链的生产、经营、销售,年产值近40亿元,创净收益超6亿元。“无形”的水资源化身“有形”的旅游产品,让百姓的口袋鼓起来,实现了富民与生态互动共赢。

    巴城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未来将持续坚定地向着乡村振兴全面发力,积极打造“巴城模式”“巴城样板”,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