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会展总第5082期 >2021-08-10编印

基础设施不断进步 驱动会展数字化
刊发日期:2021-08-1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会展业数字化发展进程,若按代表性技术划分,可为三个阶段:PC时代(2000年至2010年)、移动时代(2010年至2018年)、万物互联时代(2018年至今)。

在疫情在全球范围蔓延的情况下,腾讯、阿里、京东和华为加入到展会数字化进程中,为会展业提供了新的助力。政府展率先尝试,商业展随即尝试和创新。对于展览主办方和原有的数字化厂商来说,获得巨头的关注是一件好事。巨头带来了资金、品牌、技术能力和人才,也带来了竞争。客观上讲,疫情驱动下,巨头的加入加速了供应侧的进化,推动了中国会展业的数字化。

笔者研究发现,后疫情时代会展数字化具有三大驱动因素。

一是数字化基础设施不断进步。相较餐饮业,会展业数字化差了一大步。这源于美团、点评、饿了么等互联网企业在大笔融资后的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基础设施让餐饮业上市的收入审计变得可验证和透明。尽管AI 、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让会展业数字化更加得心应手,但笔者一直认为,其他行业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之后,才能溢出到会展业,才能让会展这辆车跑上好路。目前,仅靠会展业的体量,无法摊销巨大的基础设施成本。毋庸置疑,从信息化到数字化,从割裂系统到集成系统,从人工录入到无处不在的信息,基于aiot的自动获取,数字化正在推动会展业进步。

二是数字化用户的习惯。企业用户和个人用户的数字化习惯,已经极大地便利了会展行业采纳各种数字化应用,原因在于用户几乎不需要专门培训。从扫一扫到二维码的普及,基于微信、移动端的使用习惯,从十几岁的小孩到七八十岁的老人,几乎人人都能自如地运用数字化工具。

疫情让不适应数字化的人群改变了习惯,当下各群体已经适应在“云端”开会、屏对屏对话。企业内部管理、企业连接客户都在采用更多的数字化工具。这其中,群体的数字化习惯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肯定地说,用户的数字化技能和数字化意识已经准备好了,用户的潜在需求也得到进一步的激发。

三是数字化产品供应的挑战。在新经济大环境下,会展数字化供应侧需要提供更加方便的工具,否则,数字化将成为会展业发展的瓶颈。现阶段,主办方需要的是性价比高的会展数字化系统,以推动会展数字化跃上一个大台阶。

未来,会展数字化系统或者可以期待如下特征。首先,内部集成一体化。从财务软件时代到ERP时代,会展的业务操作系统必须有一套集成一体化的系统,以便整合打通;其次,支持开放式集成各种新技术;再次,须实现数据驱动;再其次,用户友好。无论是PC端、H5端、小程序端还是 App端,提供一致的交互体验;最后,安全可靠。当会展业的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是数据的安全和风险问题。主办方将面临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等多方面的挑战。

当然,展望未来,会展数字化将更有信心,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收入已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万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