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视点总第5077期 >2021-08-03编印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正当时
刊发日期:2021-08-03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五市将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对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备受瞩目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迈出重要一步。

政策引导 科学布局

早在2019年,商务部等14部门就联合印发了《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指导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工作。《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各地推进落实这一目标的积极性高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作出重要部署,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首席分析师李政波表示,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消费对经济增长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2020年最终消费率为54.3%。同时,我国有超大规模市场,有14亿多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部分重点城市消费规模、经济发展、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与此同时,消费领域仍存在不少短板弱项,最终消费率仍低于发达国家70%至80%的水平,大中城市消费基础设施、中高端供给与构建新发展格局还存在差距。

毫无疑问,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服贸所研究员高宝华表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不仅是全球消费资源的聚集地,更是引领一国乃至全球消费创新的制高点,具有很强的消费引领和带动作用。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认为,我国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目标的提出,一方面是着眼于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目前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逐步增强,并带动投资、进出口协同发力。另一方面则是夯实强大国内市场优势,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通过不断做大做强国内市场,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同时立足国内超大规模市场,形成对外竞争与合作的新优势。

消费发力 特色鲜明

为何选择京津沪穗渝五地率先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多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与五座城市的自身特色密不可分。

“五座城市居于战略要津,均为国家中心城市,还囊括四个直辖市、四个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城市以及一个一线城市,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综合影响力和竞争力强劲。”高宝华表示,同时,这五座城市长期以来在城市建设和消费促进等方面成效明显,特别是在城市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国际知名度、到达便利度和消费舒适度方面名列前茅。

赵萍认为,首批选取五座城市试点有三方面的因素十分重要。一是国际化水平较高,二是消费规模和质量较好,三是消费聚集度较高。

不同地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赵萍分析认为,一方面,要做好规划,突出特色,形成集聚效应。要对世界各国的消费者形成吸引力,就要有在世界叫得响的产品和服务,能给外国游客带来独特的消费体验。另一方面,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中,还要做好不同景点、不同商圈的差异化定位,不仅要让外地人、外国人旅游丰富多彩,也要让本地居民的生活更加舒适、便利。

李政波则强调,要推动城市群、都市圈消费一体化发展和建设,围绕区域重大战略,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科学布局。

转型升级 瞄准全球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关键是什么?在多位专家看来,就是要在“国际”二字上做文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要聚焦国际化,通过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实现国际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和对全球消费者吸引力的提升。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这些城市已经获批准的自贸试验区优势,大胆试、大胆创、自主改,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对国际技术、资金、人才、商品、服务等要素资源的吸引力,提高国际化的供给能力。另一方面,要利用好我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赵萍表示,要吸引国外高端消费者,促进国际化消费者主体数量的增长。通过服务业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服务领域专业资格互认吸引专才,便利人才流动。同时,通过提高商务访问者、公司内部人员、安装和服务人员、配偶家属等临时入境和临时停留的政策透明便利度,提升国际人员交流与自然人流动。

“国际化程度提高,意味着国内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消费强度不断提高,进而推动国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赵萍表示,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对全球投资的吸引力将不断提升,利用全球资源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和对外合作的优势也会不断显现。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将充分发挥各城市资源禀赋和优势,对标国际一流,补短板,强弱项。”李政波分析认为,不仅为中高端消费品牌跨国企业、国内外各层次优质品牌、本土自有品牌、老字号等带来新发展机会,同时有利于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此外,健康医疗、教育文化、休闲娱乐等服务消费领域也将迎来更好的发展环境。(经 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