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3:区域总第5075期 >2021-07-30编印

2021首届中国(玉溪)品质生活论坛召开
刊发日期:2021-07-3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首届中国(玉溪)品质生活论坛)_20210727190508.jpg


7月24日至26日,由中共玉溪市委、玉溪市人民政府、中国广告主协会、中国信息协会主办的2021首届中国(玉溪)品质生活论坛在云南玉溪市抚仙湖畔召开。

“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旋律激荡人心,成为玉溪市时光栈道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推进高质量发展

2021首届中国(玉溪)品质生活论坛聚焦玉溪在现代化新征程中发挥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邀请国内相关领域前沿专家,共同探讨高品质生活发展趋势和路径。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原副书记、工会联合会原主席陈存根,十三届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邓凯,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利华等出席2021首届中国(玉溪)品质生活论坛。

立足“早”字抓谋划。玉溪市委书记王力出席论坛并致辞,他表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阶段,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追求;对标云南省委、省政府对玉溪提出的打造“一极两区”目标,玉溪将重拾“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玉溪精神,持续深化“玉溪之变”。

     突出“新”字拓渠道。陈存根围绕如何发挥地理优势、创造高品质生活等内容发言。部分参会嘉宾围绕论坛主题就《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等作主题演讲,围绕打造“双循环”背景下的高品质生活城市开展圆桌对话。

聚焦“效”字求突破。玉溪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光彦介绍,玉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发展思路,以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和“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区”为抓手,全面实施“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占市场、建平台、解难题”六项举措,致力于发展高效型农业。

构建高品质生活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驱动着消费的品质升级,“90后”、“00后”成为新兴的消费主体,推动品质消费演进。翠竹掩来路,盛夏的玉溪市宛若一幅水墨画。2021首届中国(玉溪)品质生活论坛发布了“玉溪高品质生活共识”。

绿色——千峰含翠,万树如云,气候温润,玉溪是一座深藏在湖山之间的生态城市。考量玉溪市,地处美丽富饶的滇中腹地,坐拥巍巍大山,面朝深泽大湖,山水相依,如诗如画,雕琢出一颗山环水绕的滇中明珠。琉璃万顷、水天一色、颜值爆表的抚仙湖将这颗明珠装点得分外璀璨。抚仙湖的深邃,哀牢山的苍翠,山清水秀,这就是美丽的绿色玉溪。

精致——高铁新城,启幕新玉溪。交融着玉溪城市的气质、挖掘杯湖独特文化内涵的杯湖公园,是玉溪高铁新城规格建设的典范蓝本。

美学——玉溪境内有帽天山古生物文化、古滇文化、高原水乡文化和哀牢山——红河谷民族风情文化。这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六处。多彩厚重的文化也浸染着玉溪的山,通海秀山在明朝时曾与昆明金马山、碧鸡山、大理苍山共称“云南四大名山”,素有“秀甲滇南”之美誉,吸引文人骚客不断踏访,留下众多诗词匾联,为通海秀山赢得了“匾山联海”的响亮名声。

悦己——玉溪因水得名,湖水清澈,被誉为“高原水乡”,这是一个用水滋养万物的智慧城市。曾是生命的起源地,流淌着古老神秘的古滇文明,这是一座铭刻着千年历史的文明城市。玉溪的美食名不虚传,鳝鱼米线、酱油鸡、江川三道茶等;此外,还有红塔区人工瀑布、澄江县的抚仙湖,企业带动城市、城市成就企业,红塔山与玉溪紧紧相联。

趣活——玉溪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历史悠久、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它们的形成与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相关联,与民间风俗习惯相结合。文化滋养了玉溪的山、玉溪的水,更滋养了玉溪的人。让这里的人充满了浓浓的“文艺范”。玉溪最著名的“文艺青年”当属聂耳,这位出生于玉溪市红塔区的作曲家一生创作了很多革命歌曲。在民族存亡的年代里,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发出了时代最强音,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玉溪人的“文艺范”还淋漓尽致地体现在花灯剧中。玉溪花灯是明代江南军民移居玉溪后,逐渐形成的地方剧种,江南小曲与歌舞融合,成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时至今日经久不衰,是云南花灯大家庭中独特的艺术明珠,还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海升腾,这边风景多锦绣;九州激荡,乘势而上开山河。如今,又见七月这个山花烂漫的季节,玉溪再次以自信开放的姿态吸引八方宾朋,以敢于变革、敢于担当的气魄和更加务实、更加开放、更加自信的精神,阔步迈向美丽幸福的未来。    

(罗 丽 张菱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