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3:区域总第5075期 >2021-07-30编印

五大经济“撬动”罗平县鲁布革乡产业振兴
刊发日期:2021-07-3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车辆行至云南罗平县鲁布革布依族苗族乡,目光所及之处树木青翠茂密,空气格外清新,幽静迷人的自然风光让人心旷神怡。罗平县鲁布革布依族苗族乡(以下简称鲁布革乡)位于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素有“鸡鸣三省”之美誉,是云南省仅有的两个布依族民族乡之一。其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地带,属低热河谷槽区,气候湿热,水资源丰富。

近几年,鲁布革乡通过基地建设引领、苗木培育供应、种植技能培训、产品购销,示范、带动农户积极发展高效经济林果种植产业。2020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5.867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490元。

热区水果种植助力乡村振兴

一直以来,鲁布革乡充分发挥地处低热河谷槽区,水热资源丰富优势,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以柠檬、沃柑、大树杨梅、泰国红宝石青柚、油茶果种植为主的热区水果种植产业。

据悉,鲁布革乡现已建成浪歪泰国红宝石青柚种植基地200亩,多依沃柑种植休闲产业园500亩,八大河柠檬标准化种植基地2000亩,八大河沃柑种植基地1200亩,小舍王油茶种植基地300亩,农户老油茶果种植面积4000余亩。

走进鲁布革乡俄党梯地柠檬种植基地,放眼望去,青山碧水,层层叠叠的山坡上一棵棵翠绿的柠檬树生机盎然。据柠檬种植基地负责人项伟介绍,2015年,公司已注册“靖宝红”“苗柠”等商标,建立了互联网线上和线下销售渠道。公司在产业管理上采取全产业链控制模式。从种苗培育,柠檬园区规划,柠檬幼树和果树期管理,采果、分级,柠檬产品品牌建设,销售渠道建设以及售后服务全产业链进行管理控制,确保公司柠檬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产业规模管理上,采取公司自营种植基地建设,柠檬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业主”(相关企业、大户和果农等)托管合作建设等方式,健康、有序地发展公司柠檬产业规模。

项伟透露,2015年以来,公司先后与云南省农科院瑞丽热经所、四川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建立了紧密的科技合作。在柠檬优质品种,现代栽培管理,黄龙病、黄脉病等危险性病虫害综合防控,商品化处理,品牌创建,人才团队培养等方面提供了全面科技支撑。公司生产基地管理水平得到大幅提高,柠檬优质商品果率大幅提升。

时下,根据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签订的科技合作协议,公司和研究所将共同组建属于公司的柑橘类研究所。下一步将为鲁布革乡柠檬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及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提供全面科技支撑,重点打造以柠檬为主的现代柑橘产业发展。

项伟表示,通过近年公司带动农户种植柠檬情况来看,农户种植柠檬亩产可达到2吨左右。按市场稳定收购价每吨6000元来进行测算,农户每亩土地种植柠檬可实现产值1万余元,扣除生产成本,农户净利润也在万元左右。下一步,公司将筹建柠檬精深加工厂,对柠檬进行综合性加工。真正做大做强柠檬产业,带动当地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

王保德是有四年军旅生涯的退伍军人,退伍后很长一段时间,每当看到家乡土地无人耕种、土地荒废的现象都无比心痛,于是2016年自发组织当地农户创办了鲁布革洪新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种植油茶果为主要产业。王保德说:“创业的目的是为了带动周边农民一起发展,为周边百姓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积极鼓励百姓创业、创收,为家乡发展献一份力。”

因地制宜发展五大经济

   目前,鲁布革乡因地制宜,发展“芳香、甜蜜、山水、指尖、多彩”五大经济理念,着力推进产业振兴。

发展蜜蜂产业, 振兴“甜蜜经济”。鲁布革乡依托芭蕉箐村多年来蜜蜂养殖经验和习惯,在芭蕉箐村建设集蜜蜂养殖、生产加工、展览营销、教学培训、科普教育、康体理疗、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蜜蜂综合性文化园,建设开放式AAA级旅游景区,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步伐,带动群众更多大力发展蜜蜂系列产业。

特色小镇建设,振兴“山水经济”。鲁布革乡紧扣鲁布革布依风情小镇建设,实施山水林田湖路综合治理,落实农旅融合发展项目,实现旅游兴乡目标。围绕鲁布革乡布依风情小镇建设核心区7个自然村,从芭蕉箐开始沿多依河至中寨村接万峰湖止,实施山水林田湖路综合治理,采取一次性规划、分步实施方式,通过逐步完善田间道路、沟渠排灌设施、河道治理修复等基础设施建设,分区域规划以热区水果种植为主的农业观光采摘园、冬早蔬菜种植区、农作物种植等农耕文化体验区,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实现农旅融合发展目标。

布依手工刺绣,振兴“指尖经济”。鲁布革乡依托布依族特色刺绣文化,成立罗平珍绣布依手工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罗平文秀布依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沪滇协作的帮扶下促成上海穆驰实业有限公司与辖区内的罗平布依淑娅刺绣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实现布依刺绣与现代时尚服饰有机结合,着力打造民族特色品牌,走出一条传统文化的创新路。

同时,鲁布革乡开展布依刺绣进课堂,成立团坡苗绣合作社,加大对刺绣工艺投入和培训力度,振兴传统民族民间刺绣手工艺,充分发掘民族特色、传统文化,打造独具特色又富含现代气息的民族民间刺绣产品,不断提升品牌、开拓市场,提高产品市场化水平。

布依族传统美食振兴“多彩经济”。鲁布革乡扶持龙头企业,大力开发五色花米饭系列产品。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乡村配合,企业主建”的原则,在八大河村建立扶贫车间,在罗平县城新开2个消费扶贫门店,目前除传统五色花米饭外新开发出了五彩粽、五彩八宝饭等系列新产品,让布依族传统特色产品逐渐形成由零散销售到企业加工销售的产业链。

把扶贫车间作为促进乡村群众就业增收的重要举措,探索出了农民增收、产业发展、企业壮大、多方共赢的乡村振兴新路子,有效带动当地群众依托集体产业增收致富。

深挖布衣特色文化 全力培育第三产业

众所周知,鲁布革乡因地理位置特殊性,东隔黄泥河与贵州接壤,南隔南盘江与广西相望,全乡国土面积249平方公里,世居“布依、苗、彝、汉”四种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9.4%,布依族占总人口的70.7%。

鲁布革乡过去由于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差、生产方式主要靠人背马驮,群众发展意识不足,产业结构单一等因素制约,一度时期以来,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属“老、少、边、穷、山”五位一体的少数民族乡。而今,鲁布革乡全力培育鲁布革第三产业,规划中将把鲁布革布依风情小镇建成为集休闲度假、生态宜居、民俗文化为一体的多功能复合示范区。

资料显示,2020年鲁布革乡争取沪滇协作上海援滇资金1700万元,实施鲁布革乡热区水果经济带建设项目,新建八大河热区水果育苗基地100亩;新建3个热区水果种植基地2000亩,新增多依沃柑种植基地1000亩(新增热区水果种植品种4个),俄党梯地柠檬种植基地500亩,六朋油茶种植基地500亩;新建热区水果配套冷库1座,容积10000立方米。

最近几年,鲁布革乡围绕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达标要求,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实现全乡贫困户339户1364人全部脱贫,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自2015年脱贫攻坚以来,因户采取产业帮扶、公益岗位就业(生态护林员58人、农村保洁员136人)、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低保保障等措施增加贫困户收入,实现贫困户收入达标;采取贫困户分散安置建房补助4万元,分散安置建房204户,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建房贫困户65户,随迁户51户,非四类对象危房改造245户,实施全乡危房消除行动,实现全乡住房保障目标。实施农村人畜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和罗平县湾子水库二期供水工程,实现人民群众饮水达标保障;做到贫困人口医疗养老保险全覆盖;贫困户家庭适龄儿童100%就学。

说起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鲁布革乡党委书记江恒说:“鲁布革乡因地制宜,以公司和合作社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乡所有脱贫户都参与到热区水果种植、中华蜂养殖、乡村旅游、手工刺绣制作或其它方式收益,实现脱贫户产业全覆盖,以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实现脱贫成效的巩固提升,有力推进了乡村振兴步伐。”

江恒透露,下一步鲁布革乡将发挥其乃格村独特的气候、区位、自然资源优势,规划在舌坡居委会乃格村实施集镇开发项目,规划投资约2亿元,建设面积约500亩,集餐饮、民宿、观光、办公为一体的乡村集镇综合体,规划建设酒店、民宿、集市、观光电梯、停车场、特色饮食一条街等。配套建设沃柑、青柚等热区水果示范带,打造体验式现代农业。同时,深挖布衣特色文化,组建乃格村布依八音坐唱表演队,通过举办“寻找布依歌王”比赛,开展布依族“二月二”“三月三”等系列民俗文化等活动,与特色小镇、多依河景区形成相辅相成的鲁布革乡村旅游示范带。

时下,因地制宜引入产业,做好服务与保障,加强组织与引导,鲁布革乡正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李 楠 张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