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千年难遇、突如其来的暴雨在肆虐了郑州后,又突袭豫北河南新乡市,这里灾情如何?人民群众的生活是否能够得到保障?一系列民生话题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7月24日,本报记者奔赴河南新乡抗洪抢险第一线。
如注暴雨不分昼夜地在新乡全境持续了三天,暴雨、塌方、泄洪,卫河漫堤,河水倒灌,城市内涝,全市进入一级应急响应。洪水漫溢淹没家园,群众安危千钧一发,灾情就是命令!河南新乡获嘉县基层干部全力以赴,奔赴洪涝最严重的地方去,到洪涝最薄弱的关口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
7月24日下午,记者赶到获嘉县城关镇政府,在一楼大厅与正在调试发电机的该镇张阳镇长简短对接后,立即会同他们机关干部一起,乘坐城关镇到堤坝运送水泵的挖机,赶往共产主义渠。沿途汪洋一片,周围庄稼地里全部被水淹没。
记者在共产主义渠看到,虽然水位已经下降,但仍然威胁着周围民房。里面一台抢险的挖掘机已经陷在泥水里无法动弹。镇长张阳告诉记者,获嘉县境内的共产主义渠在卫河的下游,一旦决堤,整个县城将不复存在。
雨情如令,全民动员。按照城关镇党委安排部署,各村党支部第一时间吹响防汛救灾“集结号”,组织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全面排查河道、沟渠、坑塘、涵洞、老旧房屋等重点区域以及五保、低保、老弱病残人员等弱势群体,确保隐患排查整治不漏一处、不落一户。
一个干部一段堤。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要求,镇党政班子成员纷纷深入分包村、分包社区及分包企业开展防汛救灾工作,靠前指挥、统筹协作,现场协调解决河道疏通、城区排涝等问题和困难,与村干部一道筑起防汛救灾的“红色堤坝”。
一名党员一面旗。在党支部的号召下,广大党员踊跃报名参加防汛救灾,各村结合党员情况组建了“党员突击队”、设立了“党员责任段”、明确了“党员联系户”,党员纷纷开展防汛知识宣传、安全隐患排查、防汛物资筹备、河道沟渠疏通等工作,在防汛一线树起了一面鲜红的旗帜。
黄堤镇是获嘉县灾情最严重的一个镇。记者摸黑赶到镇政府时,机关院内除了几位机关女同志和年纪大的干部正在从一辆来自北京的救援物资卸下方便面和饮用水外,机关上上下下几乎找不到人。记者了解到,其他人员全部在堤坝坚守着。剧了解,几天来,该镇机关干部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吃过一顿安生饭,他们满脑子装的是堤坝的水位和群众的安危。
在洪涝灾害来临之际,获嘉县群众通过朋友圈、微博、抖音、电话等信息来源,核实救援队信息、救援物资信息,并积极与市红十字会、慈善总会对接,提供救援装备包括挖机、铲车、 运输车辆、大型抽水设备、橡皮艇等;提供救援物资包括救生衣、救生圈、被子、面包、饮用水、方便面、火腿肠等,同时积极为县、区救灾物资的联络建立沟通渠道。
闻“汛”而动,严防死守。获嘉县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防汛救灾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以“汛期不停、人员不退”的责任担当和硬核举措,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全县各应急队伍24小时在岗坚守、昼夜奋战,用满身的泥泞树起了一面面鲜红的旗帜,彰显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
疫情未平,汛情又起。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获嘉县“扶贫铁军”再次出击,他们奋战在防汛抢险一线,干部们吹响“冲锋号”,防汛一线他们是最牢固的“安全堤”。
来自获嘉县县委组织部的信息显示,各乡镇党委书记深入一线指导防汛排涝和隐患排查工作,查险除涝。各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与所帮扶农户联系,了解此次降雨对农户家庭造成的影响,帮助其解决困难并消除安全隐患,特别对住房安全存在隐患的及时转移安置;脱贫群众自发组织增援队伍,随身携带编织袋盛装泥沙,参与护堤固堤行动。
据获嘉县商务局张修忠局长介绍,截至7月24日,获嘉县降雨680毫米,全县11个乡镇全部不同程度受灾,222个村子17万群众受灾。19000公顷土地受到洪涝灾害。灾情面前,不要怕!我们的救援队伍来了。从7月23日开始,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纷纷送来了救灾物质。山东省中投慈善公益基金会、山东润沣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送来了八宝粥、五谷豆丝、矿泉水、益生菌等物质,山东省中投慈善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杨欢女士表示,他们将帮扶6岁至14岁的儿童,每年帮扶2400元,同时也将帮扶退伍老兵,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2020年武汉新冠疫情期间,土房子怪味鱼创始人杜永闯奔赴武汉,在河南第五批援鄂医疗队安置点,武汉爱豪国际酒店为医疗队提供“家乡味”。而在郑州特大暴雨受灾之后,爱豪国际酒店董事长张万军义无反顾地奔赴郑州,送来衣服、救生衣、皮划艇等一批生活物资。杜永闯将带着这批充满爱的物资和团队一起,奔赴到新乡获嘉县抗洪抢险第一线支援。
获嘉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慧忠告诉记者,洪水面前,全国一盘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请全国人民放心,获嘉县人民将严防死守,一定打赢这场千年不遇的水灾。 (牛付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