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十四五”规划提出,佛山将用5年时间,努力让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开展“5G+工业互联网”的应用推广,扶持建设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灯塔工厂、智慧园区。
“拥抱数字化是立足市场和超越同行的关键因素。建陶行业数字化升级不是上网上云那么简单,而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需求,提高整个供应链和行业的信息化互通。”华南理工大学中国品牌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陈明认为,佛山企业的信息共享应从龙头企业开始,提升产品竞争力和行业竞争力要靠数字化。
制造业是佛山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数字化转型升级就是佛山经济强身健体之路。多年来,佛山陶瓷企业不断进行技术设备改造升级,赋能企业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佛山陶瓷企业纷纷加快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升级步伐,借力工业互联网、消费互联网来激发新动能,应对疫情冲击,化危为机。
以新明珠陶瓷集团为例,其肇庆高要生产基地将电能、天然气作为生产能源,采用先进的脱硫除尘技术,生产线上所有产生粉尘的工序都安装高效、大功率的吸尘系统,将生产线上的粉尘吸走,实现绿色智能化生产。
“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传统陶瓷产业升级也有新的技术手段。”新明珠陶瓷集团董事长叶德林分析说,建陶产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应积极把握新一轮发展机遇,探索行业技术升级换代,智能制造是企业寻求升级发展的必经之路。
在早些年,蒙娜丽莎集团率先在南海西樵总部生产基地引入国内外先进环保技术,逐步推广到广西藤县等生产基地。如今,在藤县生产基地,创新的大数据管理系统贯穿生产全过程,先进装备和技术使生产过程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实现提质增效。
“劳动力红利大门已经关闭。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融合升级是必然的。”张旗康认为,数字化生产基地不但在产品研发、生产技术、智能化设备上体现先进水平,而且在末端治理、能源利用、资源利用等方面体现行业先进性。
这些都是佛山陶瓷行业在生产端探索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缩影。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倒逼下,佛山陶瓷企业加快推动生产端、管理端、营销端的数字化升级,抢占数字经济发展的新风口。 (李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