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综合总第5069期 >2021-07-22编印

中俄贸易增速在中国主要贸易伙伴中位列第一
《中俄(哈尔滨)经贸指数报告(2021)》发布
刊发日期:2021-07-2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本报讯 (记者 张楠 佟强)7月14日,《中俄(哈尔滨)经贸指数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在哈尔滨正式发布。《报告》以中俄两国进出口贸易发展情况为切入点,通过建立可量化的指数体系,全方位、多层次地准确反映全国以及各区域对俄贸易的往来情况,科学监测双边贸易发展水平和趋势。

据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栾志成介绍,哈尔滨市开通对俄通航城市已达9个,哈尔滨国际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与全国其他17个中心站干线直连,哈尔滨“三位一体”跨境物流辐射全球。哈尔滨新区、自贸片区加速崛起,示范引领作用凸显。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对俄跨境人民币结算中心,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哈尔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哈尔滨正以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形象走向世界。哈尔滨作为对俄中心城市将主动作为,以发布中俄经贸指数为纽带,全面推进哈尔滨市与俄远东地区的务实合作。

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总裁助理吴学俊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20年中俄双边货物贸易额1077.7亿美元,连续三年突破千亿美元大关。“中俄(哈尔滨)经贸指数”用数字化方式定量展示中俄经贸发展水平和趋势,全方位、多层次地反映全国及各区域对俄经贸的往来情况,随着该指数的持续发布,将成为中俄双边经贸合作重要信息窗口,为从事中俄经贸相关的市场参与者把握市场动态、洞悉发展趋势提供数字参考,打造中俄经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哈尔滨新区党工委副书记、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管理局局长任海龙表示,作为全国最北的自贸试验区和唯一以对俄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哈尔滨新区和自贸片区紧扣功能定位,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大力优化和完善对俄国际物流通道建设,吸引一大批对俄经贸企业前来注册落户,在中俄经贸合作中越来越发挥“窗口”作用,中俄经贸成为哈尔滨新区和自贸片区发展的重要引擎。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战略研究院首席专家、黑龙江大学中俄战略协作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马友君认为,哈尔滨对俄贸易拥有先天的地理优势,作为黑龙江省的省会,其区域性中心城市定位不言而喻。对俄贸易格局也已形成了以哈尔滨为龙头、中俄互市贸易区为窗口、沿边、沿线为前沿,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据《报告》显示,2020 年,中俄贸易指数总体保持稳定态势,达194.06点。中俄贸易增速在中国主要贸易伙伴中位列第一,中国继续保持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的地位,俄罗斯是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经济衰退压力,中俄两国秉承互利双赢的理念,互相支持合作,经贸合作显示出较强韧性,凸显了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中俄经贸合作发展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