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 纳
这个夏天,一个手持冰淇淋权杖头戴皇冠的小雪人给人们带来了一丝清爽。
虽然不是新“出圈”品牌,但在B站等网络推出搞笑、恶搞甚至“鬼畜”歌曲之后,哼唱着“我爱你,你爱我”的很多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以空前的热情蜂拥到这个茶饮店,排队购买冰淇淋、奶茶等产品。笔者近日在位于北京丰台区总部基地的永旺卖场看到,“小雪人”蜜雪冰城店面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而该店铺对面的一家老牌冰淇淋店则门可罗雀,与之形成鲜明对比。
就在推出“魔性歌曲”之前,“小雪人”其实已经不温不火地在市场存在了多年。但是,由于品类并无太多竞争优势,价格定位也相对低端,一直是一个被很多人遗忘的角落。
如今,看到“小雪人”火得一塌糊涂,业内不少人士认为,其成功的秘诀还是营销,一首歌火遍全网,想不火都难。
这种说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网红时代,喜茶、丧茶等新茶饮都经历了各自的口碑营销阶段,但“成也网红,败也网红”,完全靠网络热度营销,冷下来也是分分钟的事。比如本报之前曾经报道的“网红高粱饴”,如今已经早已走下热搜榜单。
那么,“小雪人”会不会也经历同样的由热渐冷的阶段呢?
笔者认为,虽然蜜雪冰城最近的爆火离不开网络的助推,单从背后分析,或许成本控制才是王道。
如今,很多消费者都明显感觉到,喝一杯奶茶动辄二三十元,吃个甜品也动辄几十元,各个品牌都在使出浑身解数让消费者不计成本地买单。
但反观蜜雪冰城,火成这副样子,仍然有4元一杯的饮料,6元一杯的奶茶和冰淇淋。不管是在租金昂贵的卖场,还是胡同里的档口,其亲民的价格真的有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淡定。
这样接地气的价格会不会持续太久?据其创始人张红超介绍,其并不未按照市场趋势定价,但也不会恶意针对竞品,就是简单地通过成本倒推来定价。因为营销市场有一个规模效应,门店达到一定数量,如果从上游供货商拿货,价格会更低,各个门店的成本支出就会减少很多,利润空间自然也并不会缩小,甚至变大。
这个逻辑很容易会引起消费者这样一个问题:一杯奶茶到底值多少钱?门店租金和人工的成本是不是必须加到奶茶价格里?企业到底有没有办法降低成本?如果一味让消费者为各种附加成本买单,消费者能“宠爱”一个品牌多久?
或许所有茶饮甜品企业都应该好好思考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