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广场上,百响礼炮响彻云霄,三军仪仗队步履铿锵,战机编队呼啸长空,青少年合唱团纵情高歌……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这一伟大神圣的时刻。“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这是在现场观礼的各界代表的共同心声。
与此同时,庄重大气的请柬、“国潮”口罩、五颜六色的服务包……这些充满科技与创意元素的道具和保障用品也受到各界关注。
庆祝大会圆满成功举行,于细节处体现出无数参与者的默默奉献。他们用辛勤劳动的汗水,用爱国敬业的精神,用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用“短平快稳”的速度,为大会提供了优质的后勤保障,这也体现出中华儿女浓浓的爱国情怀,更体现出大国工匠不断创新、勇于攻坚克难的时代精神。
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一面鲜艳的党旗在天安门上空迎风飞过,绽放庄严之美;四面标语紧随其后,更添威武气势。
这面举世瞩目的党旗,出自中国航天人之手。巨幅党旗长9米、宽6米,巨幅标语长14米、宽2.5米。在高空每小时160—180公里的飞行速度下,威严整齐,炽热飘扬。
如此高速的飞行气动冲击下,普通的巨幅旗帜尾部会产生剧烈抖动,使得旗帜边缘局部受损,进而导致整个旗帜被撕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科研人员集智攻关,应用航天器气动减速技术和降落伞研制经验,为巨幅党旗赋予了多项高科技。
五院508所专家表示,由于旗面材料在气流中飞行时,旗面尾部所受到的惯性力大小与材料的质量分布率成正比,因此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旗面材料越轻,加载到旗面的破坏力越小。
经过对各种不同类型材料的对比,508所研制团队最终选择了航天器降落伞伞衣用的一种高强锦丝绸料作为旗面材料,以适应高速气流的冲刷。该材料强度高、质量轻,即使出现小面积破损也不会出现严重的脱丝现象,抖动声音小。
考虑到这种材料的透光度太强,高空飞行起来的展示效果并不完美,508所又与材料厂家合力攻关,在原布料上采用了特制涂料工艺,既改善了外观,从地面看过去旗帜图案清晰可见,又使党旗具备很好的防雨能力,即使雨滴落在旗面上也会迅速滑落,丝毫不影响党旗在高空飘扬,更使它鲜艳美如画。
508所专家表示,鉴于使用环境,这种轻薄柔软的锦丝绸材料自身刚度还不足以满足巨幅党旗的要求,在空中遇到高速气流冲击,不仅容易发生破损撕裂,旗面尾部还会发生较大变形,将极大影响挂飞展示效果。
为此,团队几经探索、验证,结合降落伞流固耦合仿真分析和真实飞行试验数据,通过在旗面尾部增加“风兜”结构,优化旗面结构设计,提高了旗帜整体刚度。
接到党旗、标语研制和加工任务后,研制团队针对重大庆典飞行活动使用的各种旗面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形成了特有的“七步”技术加工工艺,即“挑、裁、点、缝、验、记、成”。
508所专家表示,每块面料裁剪前,都要自然放置12小时以上,释放材料应力,避免材料裁剪后因应力出现缩皱,导致尺寸偏差。每块裁剪后的旗面均标记缝纫定位点,确保拼接后旗帜图案完美呈现。每处拼接位置均采用航天器降落伞的缝制工艺,确保固定缝纫尺寸内的针脚数量满足范围要求。
508所专家表示,每面党旗、标语制作完成后均按照航天降落伞的研制标准,对原材料、表观质量、缝纫质量、安装位置、产品尺寸进行检验验收,并有独立完整的质量过程记录,可层层追溯。从材料选用到制成成品,每一步工序都经过严格把控,确保万无一失。 (京 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