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
——完善消费品安全标准。要加快重点消费品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修订,确保计划按期完成。要加大食品质量标准研制力度,逐步构建食品质量标准体系。要加强研制消费品质量分级评价标准和安全信息披露标准,用终端消费品标准升级促进传统产业升级。今年,要完成轻工相关领域质量分级标准体系设计,完成10项质量分级标准立项。
——加强轻工团体标准建设。要进一步研究提出轻工行业发展急需的标准,发挥团体标准引领作用,提高团体标准制定效率,提升团体标准的质量和水平。今年,中国轻工联要制定发布团体标准30项以上。要加强团体标准宣传,加大推广力度,拓宽实施领域,拓展应用方式,探索依据轻工团体标准开展产品评价和质量认证业务,做大做强轻工团体标准的品牌。
——加快重点专项标准制定。要推动工艺美术、文房四宝、乐器等传统文化产品的标准制定;加强智能产品、定制产品、绿色产品的标准制定;发展婴童用品、妇女用品、助残用品的标准;健全消费品物流配送、安装维修、清洁保养、回收利用的标准,提升供给体系对消费升级的适配性。今年,轻工重点专项标准占比要由43%提升到48%。
——强化轻工装备标准建设。要加强智能化食品机械标准,提升制鞋机械、造纸机械、日化机械、陶瓷机械、洗涤机械的标准,发展检验检测技术标准,促进智能制造技术和装备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我国消费品工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变。
——推动科技成果标准转化。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强化标准服务机制,优化标准制定流程,促进科研成果应用推广。要强化科技资源对标准的技术支持,发挥行业检测机构和重点实验室优势,探索建立行业标准验证中心,构建科学权威、运行高效的标准验证支撑体系,确保标准指标的科学性,提升轻工标准总体质量水平。
——注重轻工标准人才培养。技术委员会要大力培养标准化人才,建设一支复合型标准化人才队伍。要积极选派年轻同志,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工作,主导制定标准,主持标准科研合作项目,在工作实践中经受锻炼,得到提升。要充分发挥新型标准化人才和行业老专家两支队伍的积极性,建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标准化人才库,夯实标准化工作人才队伍根基。中国轻工联将开展标准能力提升工程,完善制度体系,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秘书处能力。要开展秘书长专题培训与考评,全面提升秘书处为标委会的服务能力和执行力。
陈洪俊在致辞中表示,长期以来,轻工行业作为标准化工作的主力军,守正笃实、久久为功,持续推动轻工业、特别是消费品标准化工作取得长足进展,在规范产品质量安全、引领行业有序发展方面,成果丰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希望轻工标准化工作继续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升级,应对新的国际贸易形势等方面做出新的贡献。
范书建在致辞中指出,伴随着轻工业的发展壮大,我国轻工业标准体系不断健全,对保障和提升我国轻工业产品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对进一步提升轻工业标准的技术水平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全产业链标准工作;二是聚焦重点领域,着力提升标准体系的供给质量;三是加强开放合作,深度参与全球标准化活动。
何烨在总结讲话中表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工信部的有关领导介绍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一系列要求和主要任务,对轻工标准化机构建设、体系构建、项目管理和人才储备提出了具体要求。张崇和会长的讲话全面总结了“十三五”时期轻工业标准化工作成就,深刻分析了轻工业标准化工作的机遇挑战,全面部署了“十四五”时期轻工业标准化工作新举措,为我们深入推进轻工业标准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何烨要求,要围绕张会长提出的“四个引领”和“九项任务”,不断提升标准化业务能力,将标准化工作抓细抓实抓好,全力以赴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轻工业高质量发展、为轻工制造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大会还对“十三五”轻工标准化工作先进集体进行了表彰,杜同和宣读表彰决定。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全国家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钟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北京市轻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一站等单位作为先进集体典型代表交流经验。
大会还通报了今年上半年轻工标准工作情况,举办了消费品质量分等分级标准化试点行动方案和老年用品标准体系建设专题讲座。 (贾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