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A11:特刊总第5055期 >2021-07-02编印

秉承初心 聚力前行
轻工人用行动献礼建党百年
刊发日期:2021-07-0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工美人:党徽闪耀  逐梦冬奥

□ 本报实习记者 贾淘文


2020年8月19日,北京2022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在拉萨隆重开业。这是经北京冬奥组委授权,在西藏自治区开设的首家北京2022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也是目前海拔最高的北京冬奥会特许零售店。开业仪式上,工作人员身着民族服饰,载歌载舞,庆祝奥林匹克精神与北京冬奥会品牌之光在雪域高原闪耀。

这一切,离不开北京工美集团作为特许零售商的不懈努力,更是北京“工美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满意答卷。

“双特许”带来“双重任”

分秒必争只为信念传承

提起拉萨店开业的点滴,北京工美集团青年党员、冬奥项目部办公室主任王茜回忆道:“当时,拉萨店开业的时候正好赶上当月的‘特许上新日’活动,我们前往拉萨的前一天还在为这个活动忙碌,各个部门分工协作,要盯产品,要盯活动,盯现场,进行各个店的产品推介,联系接洽媒体记者。第二天,就要乘坐飞机赶往拉萨,项目组工作人员在紧张的时间里,需要一边确定拉萨店开业活动的流程、店面产品布局等繁琐问题,一边还要承受着强烈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同时,还要通过视频记录拉萨店开业的全过程,然后当天完成剪辑在短视频平台上传播,达到实时报道预热的效果。在团队不懈努力下,拉萨店的开业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并得到了北京冬奥组委的认可。与此同时,300套冬奥特许商品的纪念产品也送到了拉萨市社会福利院,为雪域高原的小朋友送去了祝福和慰问。”

记者了解到,早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北京工美集团就已经成为奥运特许零售商和特许生产商,拥有“双特许”的资质。北京2022年冬奥会这个“双特许”的资质对于“工美人”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情怀和传承。自2018年10月6日起,北京冬奥组委将每月第一个星期六确定为北京冬奥会“特许上新日”,北京冬奥组委将在这一天推出全新冬奥特许商品。同时,线下特许商品零售店也会同步发售。每一个“特许上新日”,每个重要的倒计时日,对于特许零售商来说,都是重要的时间节点,时间紧,任务重,“连轴转”成了这个年轻团队成员的“家常便饭”。

王茜向记者介绍,“双特许”需要一个非常庞大的工作体系。首先,作为特许生产商,我们要自己生产产品,需要拥有设计、研发、制造新产品的能力,这些工作都要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作为特许零售商,我们要去开设冬奥特许商店,要去推广冬奥产品,去配合冬奥组委做各类营销的宣传。可以说,这是一个全面参与冬奥特许项目的团队。

“遇到新品上市,我们需要连夜进货、组装,经常工作到深夜。然后,在第二天的‘特许上新日’,我们还要早早地到现场去推广新产品。还要在第一时间走访各个零售店和旗舰店,去调研上新产品的销售情况,所以,经常是一个处于一个连轴转的状态。”王茜说。


青年党员争做时代先锋

抗击疫情交出满意答卷

    正当北京2022特许项目如火如荼地开展工作的时候,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整个线下零售市场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实体店客流量稀少,分销商对于产品的需求自然下降。虽然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已经开设了多家特许零售店,但是疫情让不少项目濒临搁置。对此,作为特许商品零售商的他们积极探索化解市场危机办法,提出了多重改革举措,积极挽回市场。

    2020年4月8日,集团对冬奥项目部进行了重组,这也是集团对冬奥项目运营的一个重要决策,相当于冬奥项目部的“2.0版本”。

王茜说:“当时,面对疫情影响,很多企业最常用的作法是‘减员增效’,但是我们却正好相反,集团迅速集中、整合各方优势资源,不仅没有‘减员增效’,反而扩大了冬奥特许团队规模,打造出一支全产业链团队,将产品设计、研发、制造,生产、销售、市场营销各环节整合成一个全流程模式。

据王茜介绍,以前的冬奥项目部,整合集团设计资源,团队作战,更偏重于市场及销售业务。集团领导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从集团内部各单位选调优秀设计师和生产负责人,直接到冬奥项目部工作,加上项目部原先的市场、销售、财务团队,统一管理,以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调整后,冬奥项目部迅速成立党支部,让党旗飘扬在冬奥工作一线。党支部全体党员一条心,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复工复产工作。项目部盘点了现有所有的工厂情况,充分调研掌握可以正常复工复产的工厂信息,积极地展开生产工作。生产出的产品还要经过仔细的验货、质检和组装,充分保证特许商品的市场供应,以及“特许上新日”时间节点的准时。

与此同时,冬奥项目部党支部书记还带着党员同志们积极开拓新的创效渠道,和北京动物园、藏游集团等诸多企业与团体进行合作对接。与多家直播平台与短视频平台合作,积极推动直播项目的开展。以多举措,多渠道,抗击疫情带来的市场冲击。

当退休“遇上”冬奥

“老匠”出马 尽显党员带头作用

如果,把工美集团冬奥项目部比作一只“战队”,王茜和零售、生产等部门职工的工作无疑为了项目的开展,不断的“开疆扩土”的“主外人”。而工美集团优秀党员,冬奥项目部财务总监孟卫红的工作,就是负责“精打细算”和“坚守阵地”的“主内人”。

孟卫红在企业内从事财务工作近30年,同事们都亲切的称她为孟姐。在即将退休之际,孟卫红被调到了冬奥项目部一线从事财务总监工作。起初,同事们很担心孟姐能否适应冬奥项目部高强度的工作模式,但是在工作中孟姐却像年轻人一样充满激情,不仅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对项目部所有的工作都积极的给予后勤上的帮助。

“临近退休遇见了冬奥会,来到了冬奥项目部,我倍感荣幸,也十分珍惜这个工作机会。我要在冬奥项目部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作用,每时每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时时处处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恪尽职守、团结协作,积极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老同志的传帮带作用。在这里挥洒汗水和奉献余热,是一名‘老工美人’最大的骄傲。” 孟卫红对记者说。

面对记者的采访,王茜激动地回忆道:“2020年,零售业受年初疫情的影响开展得并不顺利。在年底最后一个月的时候,党支部为了增强团队对市场的信心,决定带领职工大干45天,力争在年底的最后一个月实现业绩扭亏为盈。当时,孟大姐的身体不是特别好,但她始终坚守工作岗位,去医院就诊一拖再拖,实在挺不住,就吃药‘顶一顶’。我们都劝她及早就医,但孟姐总说,作为一名党员,这个时刻我就应该和大家一起。直到12月29号,也就是结账的前一晚,汇总完所有财务数据的孟姐突然激动大声说‘我们盈利了,圆满完成集团给我们下达的任务!’记得当时在加班的同事全都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

记者了解到,2022年冬奥会结束,孟卫红也将正式退休,在冬奥项目组的每一个充满激动的日日夜夜,每一次充满自豪的欢呼与掌声,都将成为她职业生涯最美好的记忆。

作为一个全产业链的工作部门,有60后的孟卫红,北京工美集团冬奥项目部有80后的王茜,也有朝气蓬勃的90后。老中青三代人为了圆满完成冬奥项目部的各项工作,共同组建了一支充满朝气,永远奋进的“年轻战队”。在海拔3650米的雪域高原,在寒风凛冽的展销现场,在异常闷热的包装车间……工美集团冬奥项目组,敢打敢拼,能打硬仗,招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即胜。


文体人:用行动谱写共产党员的担当

□ 本报实习记者 暴梦川


2020年新春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春节期间温情祥和的节日氛围。企业停工停产、民众居家隔离……而有一些人,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的工作中,将“为人民服务”体现得淋漓尽致。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满芳芳就是其中一员。

党员干部冲锋在前

在疫情防控工作开始后,泰山体育产业集团在乐陵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防控措施。党员干部更是冲锋在前,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每年春节,都是满芳芳与家人团聚的重要时刻,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春节团圆的气氛,大年三十晚上她就在老家不停地打电话,协调解决企业防疫物资,公司的防疫工作更加牵动着她的心,大年初二她就从老家奔赴乐陵,第一时间回到工作岗位,全力部署防疫工作。

此外,由于企业临时接到奥运会资格赛由武汉改到约旦的消息,公司需要紧急复工复产,在乐陵市委市政府的帮助下,她全面调度做好各项防疫工作,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给公司生产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做好企业防疫工作的同时,她还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物资的捐赠任务当中来,在疫情防控最严峻的时候,她亲自下乡,将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捐赠的防疫物资交到村委会手中;同时,她还积极发动企业干部职工,为防疫工作捐款捐物。疫情期间由于长期高负荷的工作,满芳芳身患急性咽喉炎和中耳炎,严重到已经说不出话来,听力急剧下降,但她白天依旧坚守在岗位上,加班加点,整理复工复产资料,晚上才挤出时间输液治疗;为了提高身体抵抗力,不影响工作,她专门去医院配了抗疫中药包,自己偷偷地在家里坚持喝。与泰山体育产业集团的职工连续奋战了几个月,最终高质量完成了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的各项重点任务。

真心实意解决职工困难

满芳芳时刻将职工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乐陵市总工会每年对企业的困难职工进行摸查,满芳芳与人力部门沟通,详细了解每个困难职工的情况。泰山器材公司职工王友根家里有5口人,他妻子因患病不能干重活,家里还有三个孩子正在上学,女儿得抗NMDA受体脑炎,北京、济南两次治疗花费十二万多元,生活压力比较大。

在了解到王有根家的情况后,满芳芳安排办公室积极对接工会等部门,并与乐陵市总工会相关工作人员多次沟通,争取帮扶资金,与人力资源部门对接对王有根工作情况进行评定,为其争取先进个人的奖励,缓解其家庭困难。当得知帮扶资金切实发放到困难职工手中后,满芳芳这才算是放下心。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但她永远是背后那个人,当别人感谢时,她把功劳归结给同事,对自己的付出只字不提。“能够让职工群众切实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得到实惠才是最重要的,我个人只是尽我应尽的责任罢了。”满芳芳对待职工群众,从来没有职级高低之分,不管是普通职工还是公司高层,都对其待人接物的优秀品质钦佩。

在党的领导下登上世界舞台

200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满芳芳时刻以优秀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她加入泰山体育产业集团后,从一名基层的办公室人员成长为企业的中坚力量。

在泰山体育产业集团工作初期,她充分发挥自身文字撰写的经验优势,主动承担起公司各类文字材料的收集、编写和上报工作。她工作严谨细致,在她任办公室职员期间,起草完善了泰山体育产业集团行政管理相关制度、建立工作台账等100余个,使企业管理制度更加健全、管理更加规范。

在泰山体育产业集团的十多年,满芳芳的足迹遍布每个角落,共参与接待国家、省、市各级观摩考察千余次,组织策划企业各类文娱活动、党建活动近百场,她几乎每天都是最后一个离开工作岗位。 

处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爱岗敬业,任劳任怨,这就是满芳芳,以自己的言行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得到了领导和广大职工的一致好评。

正是像满芳芳这样的一位位党员干部奉献自我,使得泰山体育产业集团,从炕头作坊到奥运会最大器材供应商,从自己动手缝制出第一批产品到国内外重大赛事上体育器材的“零失误、零故障、零投诉”。泰山体育产业集团在奥运赛场交出了漂亮答卷,其卓越的比赛器材和悉心的赛场服务“为中国赢得了赛场之外的另一枚金牌”。

多年来,泰山集团出色服务5届奥运会、3届青奥会、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6届亚运会、8届全国运动会等1000多次国内外大型赛事。在党的领导下,泰山体育产业集团用诚信和科技让民族品牌登上了世界体育竞技的舞台。


缝机人:用智能制造绘制自动化蓝图

□ 本报记者 王薛淄


2006年,怀着制造报国的梦想,年轻的高接枝来到了上工富怡这个充满创新活力和追求卓越的团队中,从普通研发人员做到总工程师,先后主持研制了多项自动生产设备。2012年,团队研制的4G缝纫机,让缝纫机实现高度自动化,实现了对德国和日本的超越;2015年研制的汽车全景自动天窗机,则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60%以上。

一位来自德国的同行向国内汇报:“我们在中国有一家可怕的竞争对手,他叫上工富怡。”

打破缝纫机传统思维束缚的“搅局者”

三十年前,缝纫设备以高科技的身份从国外引入中国并快速成为国人不可缺少的三大件之一。中国缝纫机人一直在不断地学习它、研究它、掌握它,但因为起步晚、理论研究短缺,导致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缝纫机还处在较为低端的学习仿制的过程中,国外同行一脸的瞧不起和莫名其妙的傲视,让中国缝纫机人似乎天生就矮人一截。

这让“搞技术”的高接枝很是不服气,从大学选择学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开始,他就一直想研发能够替代人工的全自动化生产系统。而2011年一次客户的需求,提醒了高接枝,也给上工富怡一次超越国外缝纫技术和工艺的机会。

“羽绒服和棉服的轻薄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要求市场上有一款特殊的自动化设备才有可能批量的、高质量的满足生产需求。但传统的缝纫机靠人工根本满足不了这么复杂的缝纫工艺需求。”高接枝回忆道。虽然在传统的缝纫设备上竞争不过身份“高贵”的国外同行,但是让缝纫机能实现高度自动化、模块化,让多轴运动去实现复杂的高等曲线才能实现的动作完全是可以的。“这种自动化要是实现了,将会彻底的颠覆传统缝纫机,让传统的缝纫机成为现代缝纫单元的部件供应商是完全可能的。”

机会摆在面前,实现了就是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富怡认准方向,调整公司的研发中心,做第四代缝纫机的号角于2012年正式吹响。身为自动化专业的理工男,身为富怡的总工程师的高接枝,责无旁贷,接过公司的4G缝纫机研发大队的战旗,组织队伍,正式开始了漫长的缝制自动化的道路。经过了几年的潜心研究、心想的突破和自我否定,终于在2014年推出了富怡自动缝制系统,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之下,收获了缝制专用模板CAD、模板激光切割机和自动缝纫机等系列产品。

虽然初期使用还存在一些不足,但足以让服装领域为之称赞,也让缝纫设备领域为之羡慕嫉妒恨。“有些杂志称富怡是一匹黑马,也有称富怡是‘搅局者’,因为我们打破了中国乃至世界缝纫机领域一直由国外主导开发创新的历史,也打破了缝纫机传统的思维束缚。第四代缝纫机的研究开发成功,让世界认识了富怡,让世界知道了中国在缝纫自动化创新上的动力和决心,也让‘贵族’知道了中国自动化缝纫单元已经超越了传统缝纫机,让他们明白,原来缝纫机还可以‘这样’。”高接枝说道。

为全球口罩不再短缺而努力的“奋斗者”

时间来到2019年末2020年初,当新型肺炎疫情来袭,上工富怡管理层清醒意识到:疫情之后,防护用品,如防护服、口罩等,一定会出现滞销,但生产防护用品的企业一定会大量增加,也许各地会用政府支持的方式来建立和管理,以备下次疫情来袭。而在家过年,几经磨难才拿到小区“买菜证”的高接枝也认为防护用品已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储备层面。

2020年2月7日,一封来自公司的通知让高接枝脑袋里面出现了短暂的空白。“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口罩作为一个有效阻隔疫情传播的防护用品,出现了严重短缺,我们是做柔性材料自动化加工的企业,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全国抗疫做应有的贡献,报效祖国,报效社会,我们决定研发高性能的口罩自动化生产线。”

“口罩短缺”“研发高性能自动化生产线”这几个关键词映入高接枝的眼帘,但因为没有做过口罩相关设备、没有实际应用经验,如何在短期内完成好这个任务?技术路线是什么?核心技术和核心工艺在哪个环节?设备技术指标如何定?风险如何控制?核心零部件从哪里采购?这些问题也相应一个接一个跳出来。

任重道远,从零开始。当即,高接枝就从老家江西带着老婆孩子们驱车1400公里,赶到天津宝坻,投入到口罩系列生产线的研发准备工作。平面口罩、折叠口罩、罩杯口罩、柳叶口罩系列自动化生产线,齐头并进。“因为是企业行为,风险全部企业自己承担,不允许失误,这个任务一旦失败,企业无法承受巨大经济设损失不说,还错失了抗疫的最佳时机。成则利民利企,败则企业元气大伤,几十年的心血可能付之东流。”

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回到生产线上的高接枝带领团队不断否定修正设计方案,采用口述、手绘、制图等组合拳改动完善了数十种零部件,终于打通了样机障碍。从立项到出样机,从产品下线交付到投入生产,过程坎坷曲折而艰辛,而永不放弃的富怡精神,支撑着每个技术人员的精神。2020年5月初,平面口罩生产线初试机的时候,大家目不转睛盯着机器看。“10分钟,连续工作10分钟,打片合格率100%。我们成功了!”和掌声一并出现的还有研发人员眼角喜悦的泪水。

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内,高接枝带领团队先后攻克了平面口罩轻薄材料折边难,高速分片稳定性差,高速耳带焊接效果差;折叠口罩的对折对称度、套切准确性差;罩杯口罩的转序稳定性低,套切精度和可靠性差;柳叶口罩的分序可靠性差等系列工艺技术难关。

而秉着“为全球口罩不再短缺而奋斗”口号,坚持奋斗的上工富怡也有了他们的收获——公司的全自动口罩生产线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果全负荷运转,每天可为全球产出至少3000万只口罩。与此同时,公司的绩效逆势上扬成倍增长。

保持“世界工厂”地位的“智造者”

在高接枝看来,面对全球疫情的严竣考验,能更早更多更精良地为全球提供口罩机,就是企业对国家、对全人类创造的最大价值。但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不能再靠薄利多销立足。惟有产品创新、品牌打造、细分领域、精品研制等多管齐下,才能保持“中国制造,世界工厂”的地位。“从创建之日起,上工富怡定位就是智能制造高精尖,目标是取代进口,比肩德日,往最好的方向整。”高接枝说道。

事实上,在柔性材料领域里,上工富怡致力于“裁剪+缝制”加工工艺。目前,已拥有软件、电脑、电控、机械、激光、智能等六大核心技术,在医疗防护纺织品的自动化设备生产方面,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已实现了设计电脑化、生产自动化、管理智能化“三化”目标。不夸张地说,今天以富怡为代表的现代缝纫,已经影响了整个缝制设备行业,在此基础上勤劳智慧的中国缝纫机人不断进行自动化探寻,步子迈的越来越大,成果越来越多,进步越来越快。

进入后疫情时代,上工富怡即将开启第四个发展规划,确定在工业物联网布局发力,会用到5G通讯技术、云计算平台、大数据处理以及人工智能等等。依托自身实力,上工富怡迅速转产,由先前的“穿、住、行”拓展为“穿、住、行、医”。在“医”这个领域,终极目标仍然是“高精尖”。

哪里有难题,哪里就是新时代“智造者”贡献才智的舞台。“作为总工,决心大力弘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在富怡这个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团队中,继续追梦,书写出属于祖国、属于人民的精彩人生。”高接枝表示。


日玻人:用作品讴歌党的百年风华

本报讯 (实习记者 解 磊)“我是一名轻工日用玻璃战线上的老兵,更是一名忠诚的共产党员,在建党一百周年的日子里,回顾轻工日用玻璃行业发展使我感到心潮澎湃,浮想联篇……”这一首长达1400多字的诗歌《迎建党百年,忆轻工发展,铸就日玻永向前》,出自上海力玻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新强之手。

在诗中,王新强认为,玻璃制品是世界公认的最安全的、最优异的绿色食品包装容器,使人民生活更加美好、更加丰富多彩。“炉火千年不灭,奉献终生不息”,日用玻璃是传统的民生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产业;是具有文化特色的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是循环经济中的绿色产业,是承担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和谐型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更是不断丰富和繁荣市场,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必需品。

    他还在诗中提到了日玻行业在培育发展特色区域、产业集群方面的成效。在“三品”战略上下足功夫,他认为,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新时代日用玻璃产业转型升级的主题词,创新发展、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仍是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市场化、专业化、个性化、多元化、集约化、国际化成为行业发展主流,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已成为行业发展中的一种时尚追求。

    而这些日用玻璃行业的丰功伟绩,在他看来,都得益于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大爱无疆行天下,胸怀若谷得人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克己奉公,以民为先。王新强也在诗中立誓:“为了党的事业,为了共和国的明天,玻璃情怀矢志不移,愿为之事业而奋斗终生!”

王新强用诗歌赞颂党和轻工日玻行业,来自浙江省浦江县的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水晶工艺博物馆馆长、浦江县工美名誉会长王元成则历时两个月,用琉璃和水晶工艺相结合的手法创作作品“盛世中华 福满人间”,表白中国共产党。

“作品的每一部分都有着特殊的意义,中间的水晶球代表的是地球,龙的上方共有56个分支,代表龙的传人56个民族大团结,红色是中国红。作品俯视呈弧形状,正面是巨龙在地球上面,表示中国的开放胸怀,反面是一只蝙蝠,寓意福满人间。”王元成说。

据王元成介绍,作品长106厘米,宽98厘米,其中上半部分龙头、蝙蝠和下半部分的祥云是用琉璃制作的,中间部分的水晶球是用玻璃制作的。从4月初开始创作设计,到完成作品共用了两个月,王元成遇到了不少困难。56个分支都非常细小,用琉璃铸造翻模的时候存在磨具粘不牢的问题。一开始做泥膜的时候,泥膜都要塌下来,改动了多次,泥膜才最终成型。另外,要把56个分支的颜色做均匀也很难,对烤制时的温度控制要求很严,经过多次试验才成功。

“盛世中华 福满人间”整件作品饱含了对党的祝福和对党的忠诚、热爱与感恩之情。“建党百年以来,中国在全世界的地位越来越高,中国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作为一个有24年党龄的老党员和水晶产业的一名工匠,这个作品代表了我自己的一份心意。”王元成说。

在以琉璃著名的山东淄博博山,西冶工坊投资数十万元,制作安装巨型琉璃艺术花灯——琉璃眼,于“七一”前夕调试完毕,惊艳亮相。绚烂的琉璃花灯绽放在博山城区东部上空,为博山旅游增添了新的景观。此琉璃眼直径五米,整体采用不锈钢球形框架,球体上安装近千只大小不一的红、黄、蓝、绿、茶五色半透明的琉璃艺术花盘,错落有致;外置灯光,璀璨夺目,表现了金、木、水、火、土的五行概念。作品似炯炯有神的眼睛,把琉璃的色泽艳丽和透光折射的特质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作品体量巨大,是中国琉璃艺术作品的一项创新。

    据了解,西冶工坊遵循深挖文化内涵、利用现代科技的理念,为游客创造美好的艺术环境,精心设计、精心制作,近年来创作出了一批新的琉璃环境艺术作品,为弘扬琉璃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