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日“冷静期”受热捧这件事中,不难发现,很多消费者还存在“巨婴”思维。其实,能够办预付卡的消费者,都是成年人,既然是成年人,就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就应当为自己的不理性行为付出代价。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让法律“兜底”,让政策“买单”。
近年来,预付式消费退费难问题备受各方关注。6月13日,媒体从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为解决这一难题,北京市将出台单用途预付卡管理地方立法,制定完善各有关行业示范合同及行业规范。
从报道来看,北京此次立法,亮点颇多。像“设7日‘冷静期’,未用卡拟无条件全部退费”这样的规定,就引发了网友的极大关注,号召“全国推广”的呼声也是相当高涨。这种现象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消费者“冲动消费”“事后后悔”的情况普遍存在。放眼社会,也确实如此,花钱办了健身卡、美发卡后,只去了几次健身房、美发店,甚至一次没去过的人确实不少。
那实施7日“冷静期”之后,消费者“冲动消费”的现象会不会得到遏制?答案恐怕并不乐观。
不可否认,7日“冷静期”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但与此同时,这项措施也降低了消费者冲动消费的成本,助长了其冲动消费的欲望。有了这项规定,很多消费者或许就在办卡之前,不再考虑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反正办了还能退,又没有什么损失。但问题是,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消费策略和营销话术。消费者抵挡不住健身房、美发店、饭店的诱惑,难道就能抵挡住其他行业的销售吗?当冲动消费变成一种习惯,最终受害的将是消费者本人。
此外,7日“冷静期”的设置,还有可能对那些已经办卡的消费者的利益造成损害。虽说,北京此次立法也考虑到了商家的利益,在7日“冷静期”之前设置了前置条件——“未用卡拟无条件全部退费”,但是倘若消费者在冷静期“反悔”的话,对于商家来说,也是“不可承受之重”。道理很简单,商家为了防止消费者在冷静期内“反悔”,肯定会提高自己的服务成本,但这种成本上提高不一定有“回报”,这其中的损失,自然将会分摊到其他消费者,特别是已经办卡的消费者身上。
从7日“冷静期”受热捧这件事中,不难发现,很多消费者还存在“巨婴”思维。其实,能够办预付卡的消费者,都是成年人,既然是成年人,就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就应当为自己的不理性行为付出代价。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让法律“兜底”,让政策“买单”。更何况,倘若在商家没有欺诈行为的情况下,消费者随意“反悔”,也是对合同的不尊重、对商家的不尊重。
从这个角度而言,7日“冷静期”的设置,固然是件好事,但是不能过高估计其作用。对于相关部门来说,还是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到打击预付卡乱象方面。北京此次立法就规定,商家“一旦违规,可能会被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单处或者并处警告、3万元以下罚款”,唯有让监管长出牙齿,那些存有不良心思的商家才不敢乱来。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与其呼唤各种“冷静期”上线,不如控制好自己的消费欲望。毕竟只要你不点头,没人能从你的账户里划钱。 (朱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