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新闻总第5046期 >2021-06-21编印

我国水利工程规模和数量居世界前列,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谱写新时代治水兴水新篇章
刊发日期:2021-06-2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高峡出平湖,当惊世界殊。又到汛期,三峡水库全力腾库迎汛,为长江安澜保驾护航。作为国之重器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全面发挥效益,截至2020年底,累计实现拦洪总量超过1800亿立方米、发电13992亿千瓦时、过闸货运量15.38亿吨。

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东中线全面通水6年多来,累计调水440亿立方米,汩汩清水惠泽1.4亿人。

善治国者必善治水。兴修水利、防治水害历来是中华民族治国安邦的大计。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开展了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就保障国家水安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治水兴水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党中央统筹推进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治水兴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我们以占全球6%的淡水、9%的耕地,解决了约占全球20%人口的吃饭问题,支撑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保护水生态,建设幸福河湖

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出发,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苍鹭等珍稀动物安了家,鱼儿越来越多,黄河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渑池管理站负责人茹云锋说,“黄河岸线就是生态红线,我们一定坚决守好。”

“人行步道是亲水道,更是绿道。大伙儿都爱来江边散步。”家在长江沿岸的安徽芜湖市居民李明达感慨。这几年,芜湖市全力整治,腾退长江岸线32.28公里,水生态环境大幅改善。

“母亲河”正重焕生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长江沿线各地腾退岸线158公里,滩岸复绿1213万平方米,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上游水源涵养能力稳定提升,中游黄土高原蓄水保土能力显著增强,库布其沙漠植被覆盖率达到53%。下游河口湿地面积逐年回升,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

变化的不仅仅是长江、黄河。随着一系列水生态保护举措有力实施,我国水污染防治、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复取得显著进展,一条条江河成为惠泽百姓的幸福河。

——系统治水,让清水长流。

在浙江德清县,蠡山漾曾是一条村民绕道走的臭水河。这几年,通过水系连通、清淤疏浚、岸坡绿化等系统治理,如今的蠡山漾水清景美,成了网红打卡地。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治理,上下游、左右岸协同发力。全国地表水Ⅰ—Ⅲ类水水质断面比例从2016年的67.8%上升至2020年的83.4%,河湖面貌明显改善。

——长效护水,河长制促进河长治。

浏阳河九曲十弯荡清波。打开手机,定位、签到,湖南浏阳市高坪镇镇级河长张义根开始巡河,“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各单位主动认领,顽疾一一清除。”湖南省五级河长全覆盖,共同守护浏阳河。

每条河都有河长了。目前31个省(区、市)全部设立党政双总河长,明确省、市、县、乡级河湖长30多万名,村级河湖长90万名。

——高效节水,精打细算用好水。

在陕西渭南,东雷抽黄工程让“旱疙瘩”变成“米粮川”。“好水来之不易,咱得更省着用。”合阳县富礼坊村村民车峰说。灌区通过节水改造,年新增节水能力1000万立方米。

用水少了,效益高了。2019年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24%和27%。   (下转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