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看云南总第5031期 >2021-05-28编印

20万群众“大迁徙” 曲靖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刊发日期:2021-05-28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为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5月25日,云南曲靖市提出一系列措施,其中,将充分发挥高原农业优势,聚焦打造云南“高端食品基地”,全面提升农村供水质量,为该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曲靖市是国家乌蒙山片区和石漠化片区交织的连片特困地区。2014年底,全市有5个贫困县(其中会泽县、宣威市为深度贫困县)、50个贫困乡、1203个贫困村、贫困人口79.91万人,是云南省贫困面最广、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州市之一。

经过8年的持续奋斗,82.7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20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罗平县、富源县、师宗县、宣威市、会泽县高质量摘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脱贫攻坚路上

完成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搬迁行动

这几年,曲靖市、县、乡分别成立专门的脱贫攻坚指挥部,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组织领导体系、考核评价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和工作落实机制、政策落实机制、责任落实机制。先后出台17个综合政策文件、21个专项政策文件,改革创新了组织动员、责任落实、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合力攻坚、监督检查、考核评估7项体系机制,形成了具有曲靖特点的脱贫攻坚支撑体系。

建制村公路硬化率由2012年的33.9%增加至100%,所有建制村全部通客车。建成高标准农田267.63万亩、高效节水灌溉18.71万亩,改造中低产田地68.37万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不断提高。全面升级农村电网,农村“一户一表”改造率达100%,1.43万个自然村全部通动力电。所有行政村100%通宽带网络、4G网络,信息致富路子更加通畅。

脱贫攻坚期间,市级财政每年预算1亿元资金激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贫增收,推动4228个新型经营主体与17.9万户贫困户实现利益联结,带动单打独斗的小农生产向产业共同体转变,63.8万贫困人口吃上了“产业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9451元增加到2020年的13697元。

强化精准培训,推动贫困劳动力由体力型向技术型转变,仅2020年,全市43.84万贫困劳动力就有35.18万人实现转移就业。改造农村危房25.85万户;规划建设461个集中安置区,完成了曲靖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搬迁行动,近20万群众通过幸福“大迁徙”,实现了“挪穷窝、换穷业、断穷根”。

曲靖市“十三五”期间累计整合各类资金781.83亿元,同比“十二五”增长562.6%。中央、省、市、县各级共1178个单位承包120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6.39万名干部与21.95万户贫困户结成对子。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上海市宝山区累计向曲靖市投入帮扶资金7.02亿元,建设项目233个,扶贫成果惠及7.06万户28.95万人;中国工程院、航天科工集团、江苏省发改委以及省政府办公厅等27家省级定点单位鼎力支持,直接投入和引进各类帮扶资金17.3亿元。全市形成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定点扶贫、社会扶贫、沪滇扶贫协作“五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乡村振兴路上

将打造联农带农“新引擎”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展产业是最直接的衔接点,也是重要支柱。

曲靖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恩俊透露,下一步,曲靖将进一步完善产业帮扶政策举措,着力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由快速覆盖向长期培育转变,由重点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向脱贫地区全域覆盖、全体受益转变,由主要支持种养环节向全产业链条拓展转变,推进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提档升级,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有力支撑。

朱恩俊表示,“十四五”期间,曲靖将重点打造全省“高端食品基地”,大力实施“一二三”行动,持续推进麒麟蓝莓、沾益中药材、马龙肉牛、陆良蔬菜、师宗热区水果、罗平小黄姜、富源魔芋、会泽马铃薯、宣威火腿及生猪“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发展,加快补齐产业短板,力争到2025年全市一产增加值达到1100亿元,通过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农民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届时,将全面落实各级政府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加大支持服务力度。围绕产业发展关键领域和突出环节,瞄准全国知名农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开展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市场化招商,重点引进一批大而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力争5年内新增产值超亿元农业龙头企业20户以上。通过不断培育壮大“新主体”,赋能全市产业转升级,打造联农带农“新引擎”。

下一步,曲靖市将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村级集体经济、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以订单生产、土地流转、股份合作、托管托养、资产租赁、就业务工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为纽带,推动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有产业发展条件和主体带动意愿的脱贫户全覆盖。

衔接乡村振兴

全面提升农村供水质量

曲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不断提高,实施供水工程7883件,370.89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得到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率、农村人口自来水普及率分别从2015年的87.44%、72.70%提高到95.02%、93.52%。

曲靖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邱光良在发布会上介绍,自2016年以来,曲靖市按照中央、省脱贫攻坚的总体部署,对照《云南省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评价细则》,通过采取改造、配套、升级、联网等工程措施解决饮水问题,确保全市农村群众饮水安全有保障。“十三五”期间,全市完成投资12.64亿元,新建供水工程5071件,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人口351.5万人,其中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4.8万人。全市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率从2016年初的87.44%提高到95.39%,农村人口自来水普及率从2016年初的72.70%提高到94.13%。下一步,曲靖市将全力抓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全面提升农村供水质量。

为切实加强农村供水管理工作,曲靖市创新建立《农村饮水工程水费收缴管养办法十条》《曲靖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等五项机制并在全市落地见效,实现饮水工程从建设端到管养端责任链条全闭合。为全面提升五项机制落地运行质量,全市将按照“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要求,加大监督检查督导力度,确保五项机制的全覆盖落地,形成长效机制。 

提升水窖辅助供水人口和水窖供水人口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截至2020年底,全市依靠水窖和水窖辅助供水人口有40.5万人,下步拟通过建设水源工程、引调水或提水工程等措施,提升水窖供水人口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到2025年底以前,实现全市水窖供水人口不再依靠水窖供水。

为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曲靖市即将出台《曲靖市全面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依托“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规划投资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到2025年全市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率达到95.73%,农村人口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4.67%,水质合格率达到74%以上,城乡供水一体化覆盖率由32.04%提高到60%以上,至2035年实现全覆盖。      (李楠 江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