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4:书画总第5029期 >2021-05-26编印

浅谈田占峰的山水画创作
刊发日期:2021-05-2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IMG_6364.jpg

田占峰 ,1964年出生于河南登封,听雪斋斋主,号中岳游子,曾在中国美协第二届高研班、中国国家画院程大利山水课题班、北京凤凰岭书院首届中国画学研究班进修学习。师从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程大利,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笔墨文化首重笔墨。它的不重写实的“心象”观,强调人格品操的中正观和以书入画的笔墨观,都与西方艺术拉开了距离。讲究“人”“文”双修,是中国画与生俱来的特质,因“文”而“共成化育”,不是简单的“表现”“再现”的问题,是“体道艺之合,究圣哲之蕴”。画画是为了修为,修成一个贤德与艺术兼具的画家。

占峰丁亥秋入国家画院,随我学习。寒暑三载,共话经史,朝夕研读传统,数度远赴名山。读昔人,以宋元诸大家蒙养启智,借明、清各巨手涤荡俗肠;入名山,以天籁之美蒙养眼目,寻造化真气润泽笔墨。胸中山,眼中山,手中山,技进乎道,人艺始得融为一体。

占峰山水,从王叔明起步,参以宋人丘壑营造,大开大合,步步为营;用笔不求恣肆率性,但求内蕴丰厚。以书法入画法,笔笔见笔,起笔收笔绝无荒率气息,此点是当代和传统的分水岭。一味痛快自我,多入魔道,更兼唯创新是举,刻意与古人拉开距离,画便远离山水本旨。

占峰深明大义,立志学到古今完人,以淡干墨磨砺性情,更求“内美”高境。内美者,宾虹老一生倡导,此来自屈原名句“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宋代朱熹又说:“生得日月之良,是天赋我美质于内也” 。这个内美是才情褪火,修为到家的产物,今人多已丢弃。深刻的精神内蕴和由此彰显出的人格力量必然影响到用笔,沉和浮、藏和露、内敛和张扬、朴厚和轻薄在这里拉开了距离。这个距离绝不仅仅是技巧的距离,是人格气质的距离。

昔人钟子期死去,俞伯牙摔琴以祭,再也不弹,是寻觅知音的高境。曲高和寡,自古已然。社会喝彩、一时彰显都不是艺术深处的本质。所以,寂寞便极为可贵。占峰深知这些道理。开门入深山,闭门入墨池,日积月累,无论寒暑,不骛名利,只以笔精墨妙为旨归。终呈现出气象。笔下古意渐显,俗肠渐褪,烟火气息日益远去。

中国画的最大功能是让人静下来、淡下来,慢慢地往深处行走。占峰正以这样的状态行进,他的格调必将越来越高,他的笔墨也必将走向精妙,我对此毫不怀疑。 (程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