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翰墨总第5024期 >2021-05-19编印

艺海杨帆 逐梦启航
刊发日期:2021-05-19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与他相识,是在2019年吉林市美术家协会部分会员为弘扬“中国传统书画艺术”而自发举办的一场笔绘现场。

    郝英智,男,1995年8月生于吉林省吉林市,2017年毕业于大连工业大学,吉林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吉林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

    与其他的几位会员相比,他显得有些稚嫩。带着猎奇的心态,我将目光全部集中到他的身上:标准的画板与他高挑的身材相比略显低矮,在绘画过程中,他多数时间都是接近90度的弯腰状态。

    下笔前,他会有一两分钟的思考,随后便快速落笔。在他的笔下,一朵朵的牡丹竞相开放、一枝枝梅花铁骨生春、一串串的葡萄挂满枝头,从画作的落款中我知晓了他的名字——郝英智。

    在忙碌的绘画中,他没有看到那些喜爱他作品的群众在拿到他的画作后脸上洋溢的心满意足的笑容,没有看到他们害怕将画作损坏的相互避让……笔绘持续了三个小时左右,全程他都沉浸在绘画之中,没有任何的分心。

    当我感慨其年纪轻轻在绘画方面上便已具有一定的功底,而询问其是否具有绘画天赋之时,他有些腼腆地回答:“天赋这东西,我真的没有,与别人相比,我只是将全部的时间用在做一件事情上,那就是画画”。

    通过交谈,我了解到:六岁,他就跟在知名画家刘忠义老师身边学习传统绘画。

    刘忠义,1988年毕业于中国书画大学。受名家指点,耳熏目染,在刘忠义老师的谆谆教诲下,对于传统绘画,他从最初的学习发展成为兴趣,再到喜爱。在这个过程之中,刘忠义老师为他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

    大学毕业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擅长写意花鸟的知名画家孙洪华老师,为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绘画造诣,他又跟随孙洪华老师学习写意花鸟。

    三年的时间里,每天他投入学习的时间都接近十个小时,用他自己的话讲,除了春节近十余天的休息时间是给自己用来休息和思考,其他的时间他都用来干两件事:一是累得闭上眼睛就睡觉,二是睁开眼就跟老师学画画。

    交谈过程中,他再三强调,绘画艺术从来就不是固步自封的,要多学多练多思考。在跟随孙洪华老师学习花鸟过程中,他也学习研究了诸多花鸟大师的教学视频,以其技之长补已之短。

    如写意葡萄的画法,他便在洪华老师教授的技法基础上,借鉴了王成喜、苏葆臻、张大林各位大师的技法;在梅花的画作中,学习了王成喜大师的技法,又参考了关山月大师的一些思想,提高画作的灵活性;在山水的画作中,同时借鉴了现代彩墨山水大师曾刚以及傅抱石大师的一些特殊技法。

    当问及其作为一名喜爱中国传统绘画的消费者,对于中国传统绘画发展有什么看法时,他说:在绘画的道路上越走,也就越理解古人留下的“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句话的含义。

    民间是个藏龙卧虎、能人辈出的地方,民间艺人想在绘画这一行当取得一定成就,太难了。以自己为例,作品虽被国内外诸多友人收藏,但参加省美协举办的绘画比赛时,却连初选都进不去,数次折翼而归。在面临生存与爱好挑战时,许多民间艺人只能优先选择生存;当爱好倍受挫折时,也许就是忍痛割爱之时……

    他说,在这条路上越走,他就越敬畏那些老一辈艺术家们,在他们那个资讯及经济都不是太发达的年代,能够取得那样高的艺术造诣,背后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不是一般人能够体会的。并言明,作为一名中国传统绘画的爱好者来讲,自己是幸运的,有幸在幼年时期,便遇到了刘忠义老师,得以接受到科学系统的基础绘画教育,了解了相关的章法和技巧,为自己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引领自己走上绘画的道路;有幸在之后又遇到了亦师亦父、自称为“民间画匠”的孙洪华老师,得以倾力栽培,有幸遇到那么多喜爱自己作品的友人,激励着自己……

    当谈及是否会继续坚持走绘画这条道路时,他说:自己是幸福的,至少目前,还是父母用无私的爱,支持自己在绘画这条道路上继续前行,至于日后,只要还有一丝希望,自己就不会放弃。

                      (姜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