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朱 兵)教育部近日在四川成都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及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有关情况。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要围绕教会、勤练、常展(常演)推动美育教学改革。
王登峰指出,美育教学改革要围绕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立足于教会学生艺术基础知识、艺术基本素养和专项艺术特长,让学生有欣赏美、体验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王登峰表示,要推进大学生艺术展演和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改革,实现每所学校都要举行经常性的艺术展演和展示活动,每年组织省级集中展示,在此基础上每年组织不同项目、不同内容的全国性艺术展示和展演,每三年举行一次综合性学生艺术展演。
王登峰强调,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和场地器材设施建设,各地要把制定学校美育师资队伍建设和场地设施器材建设的三年行动计划纳入工作日程。
王登峰指出,美育教师短缺是结构调整问题,需要提高音乐美术专业或者艺术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能力素质和水平,要让美育教师这个职业更具吸引力,要加大激励和引领力度,加大政策支持,确保各科教师都能够按需分配。
王登峰表示,要推动美育评价体系改革落地落实,要调动师、生、家、校、社五大主体的积极性,改革完善教育评价体系,进一步推进学生艺术测评制度,加强对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估,推进中考美育的改革试点。
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为期8天,活动包含221个优秀表演类节目,90件优秀艺术作品,163件优秀高校校长书画摄影作品,96份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43个优秀艺术实践工作坊,以及全国大学生创意文化大赛的获奖作品。
在丰富美育实践方面,本届大学生艺术展演积极探索高校美育改革发展,创新美育实践活动,精心设计活动项目和内容。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结合四川实际,精心设计了包括中国共产党百年礼赞纪念馆、十二桥烈士墓等弘扬革命文化的社会实践点。依托四川地域特色,将都江堰水利工程、武侯祠、杜甫草堂等纳入社会实践活动路线,让学生深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为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首次组织开展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评选,为各地各校在美育改革创新实践中所形成的具有引领性、突破性、示范性的做法、举措和经验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此外,为助力乡村振兴,引导大学生秉持家国情怀、贡献青春力量,在艺术实践工作坊原有的“艺术与科技”“艺术与校园”“艺术与生活”三个主题基础上,新增了“艺术与美丽乡村”主题,展示艺术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通过农村景观设计、主题墙绘、农副产品包装设计等,推动乡村发展的创意创新实践。
在突出育人导向方面,本届艺术展演活动在顶层设计和组织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在健全保障机制方面,为保证全国现场展演活动安全有序、高质量顺利开展,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成立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组委会,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工作模式,并细化安全要求,强化疫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