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是党员了,也是村委员了,要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对党的爱,关键表现在行动上,不是语言上,这也是我这辈子的底线!”父亲在我入两委当晚郑重其事地跟我说。
以前,虽然他也时常给我们讲关于他和党的故事,但是,一直没有像那晚那么郑重,也许是我刚刚宣誓,内心的澎湃让我对父亲的话特别敏感,记忆尤为深刻!
也许女儿像父亲的缘故,父亲一直是我的榜样,但是,更多的则是他做人做事的原则,让我觉得古板的背后其实是对党的责任和虔诚。
爷爷叫梁启成,虽是地地道道农民,但却是通州区于家务回族乡前伏村第一位中共党员,嗓门大、说话直、爱死理,骂自家的孩子全村人都能听见,也正是爷爷的“言传身教”,我父亲也是如此。
我父亲叫梁会强,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人,1957年出生。1976年,我父亲高中毕业,他提出想入党的想法,身为大队长的爷爷断然拒绝说:“入党,你能为党干啥?你还差的远呢!”当年,我们村有三人入党。
1979年3月,高中毕业在家务农三年后,于家务渠头农机站招人,由于父亲是高中毕业生,再加上他是本地人,就顺利到农场开拖拉机。父亲特别重视来之不易的机会,十分勤奋,他将师傅讲的东西写在一个小本本上,晚上回来研究,技术进步很快,半年后,父亲调到机械维修部。
“入党,您还差远呢!”父亲一直记得这句话,至今,也时常会给我们说起,因此父亲对“入党”特别向往,似乎在拿入党这件事向爷爷证明他有能力入党,所以,他时刻按照党员的条件要求自己,紧跟党的步伐。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1986年,父亲努力工作征服了他的老领导杨玉山和栢国瑞(首农集团德仁务养牛场),他们联名推荐父亲入党,入党那天,他对着鲜红的党旗庄严宣誓。
我决定要和党永远在一起,永远做合格的党员”父亲说。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父亲一直克己奉公,先人后己,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先后成为德仁务牛场的养牛组组长,养牛场副厂长等职务。
2009年,我从国家法官学院毕业,当时是入党积极分子,我给父亲说希望能够把入党的材料转转到养牛场或者村委会,这样在入党方面就能衔接上,遭到父亲的断然拒绝,他说:“在我这没有后门可走,要入党,自己干出来,不能靠关系。”
父亲说到做到,入党的事就此搁置。直到2020年,我在于家务回族乡崔格庄村担任村官的时候才再次入党,这一拖就是11年。
2017年,父亲退休回家,我们依然清贫。有一次,父亲的老同事耿叔约我父亲闲聊,饭桌上当着我全家人面说:“退休前几年,您手握十几亿的工程决算权,稍稍变通一点,孩子们也不至于如此艰难!”他眼一瞪:“净瞎说,党就是那么好欺骗的!”
吃完饭,回家的路上,父亲猛然拉住我的手说:“闺女,你恨老爸吗?这么多年,我确实在工作上没有帮助你,也确实像你耿叔说的那样,我随便变通一下也够您这辈子的工资,但是,我没那么做!如果那样做,我还是党员吗?
这是父亲第一次对我如此深情告白,也许是我现在的清贫让他感到了内疚。但,我和家人认可和享受这份清贫,也越来越认可父亲对党的那份虔诚。
“对党的爱,关键是行动!”这是我父亲用自己的行动留给我的誓言。父亲用自己的一生爱党,并将爱党的情感付诸行动,爷爷是父亲的激励者,父亲是我的领路人,我也决心给我的女儿豆豆做好榜样! (梁 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