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薛淄)3月3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印发《全国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2021年版)》的通知。通知显示,为进一步提高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制定了《全国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2021年版)》。记者留意到,《目录》中涉及照明电器产品共有4种,除了连续几年被列入《目录》、分类在家具及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普通照明用自镇流LED灯、固定式灯具、可移式灯具,分类在工业生产资料的消防应急灯具也首次列入目录。
近年来,我国正在大力建设智慧城市,而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体现,电力保障和消防应急能力备受关注,这也让应急照明迎来了发展机遇。工业信息部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照明灯具制造企业营业收入3551.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29.0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消防应急灯市场规模接近40.0亿元,同比增长6.8%。照明灯具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为消防应急灯市场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应急照明行业蓬勃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应急照明个性化需求强,技术门槛高。比如在厂房、工矿、化工厂、商场、加油站、舞台等地方,各个场所有不同的应急照明需要,而且像加油站,南方和北方的要求又不一样,北方冬季气温低,对温度适应性、可靠性的灯要求相当高。另外由于技术人员对建筑防火、安全疏散等消防安全理念理解程度不同,专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工程项目灯具控制逻辑的设计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缺陷。
在今年“3·15”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部署各地消防救援部门联合公安、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对消防产品进行排查,多家网点被发现销售不合格消防产品,包括灭火器、消防栓、消防头盔、疏散指示标志、消防应急灯等。
事实上,消防应急灯具作为安全疏散系统的重要一环,受到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其市场监管日趋严格。2018年国家标准《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 51309—2018)首次制定颁布,自2019年3月1日起实施,进一步规范了消防应急灯行业发展。
正如通知中强调的强化协同联动,要求各单位加强信息报送,每季度结束后15日内将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情况报送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加强沟通协调,上下联动,进一步形成全国“一盘棋”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格局。此次消防应急灯具列入《全国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2021年版)》,势必将高频率出现在国家及各地质量抽查中,这对于应急照明行业及消费者来说都是好事。对于行业来说,将促进应急照明行业提高品质意识,加强品控,为用户提供优质、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而那些不注重品质,试图以偷工减料谋利的企业将被市场所淘汰。对于消费者来说,相关部门加强对应急照明灯具的监管之后,生命安全、财产安全都将得到更大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