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综合总第4989期 >2021-03-25编印

消费扶贫搭上无接触消费“快车”
您家小区有共享果蔬店吗?
刊发日期:2021-03-25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222 副本.jpg

□ 本报实习记者 解 磊


居家办公、线上授课、网络购物、在线娱乐、网上金融……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更加智能化、无人化的全新消费场景正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无接触消费正在崛起。

便捷实惠“圈粉”

3月20日,记者在安徽省宿州市北关街道某小区篮球场外看到一家共享果蔬店,与普通果蔬店不同的是,共享果蔬店虽名为“店”却没有店面,在小区路边由6台类似冰箱的设备和雨棚、监控等组成,占地10平方米左右。货柜里面摆满白菜、豆角、茄子、哈密瓜、桃子等果蔬。

正在扫码付款的消费者田女士告诉消费日报记者,她平时工作比较忙,买菜做饭成了最头痛的事,而且这个小区距离大型超市和菜市场都比较远,采购不便,一次性采购太多又容易造成浪费而且新鲜度得不到保障。而有了共享果蔬店之后,“下楼就到,省时省力。而且随时都可以吃新鲜的,也不担心浪费。”

价格方面,53岁的消费者张阿姨告诉消费日报记者:“我比对过共享果蔬店和超市的价格,价格稍微要低一些,拿鸡蛋来说,共享果蔬店的鸡蛋2.3元一斤,比超市便宜了两毛钱。”说着话,张阿姨熟练地拿起手机扫码买走了一斤哈密瓜。

该共享果蔬店负责人刘海洋表示:“考虑到老年群体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问题,还特别设置了实体会员卡。让没有或者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也可通过办理会员卡实现智能消费。平均每天成交200笔左右,交易额在1500元左右。消费者已经覆盖一半小区居民,且30%小区居民已成为会员。”

扶贫产品搭上无接触消费“快车”

刘海洋介绍说,消费者扫码开柜后,可自主选购生鲜产品,售货柜里的称量和计费系统将同步启动,待物品被取出且柜门关闭后,售货柜系统将自动结算并扣费,智能化程度较高,全程不需要人与人接触。

他还告诉记者,共享果蔬店实际是当地政府支持的智能生鲜和农产品扶贫售货柜网点。销售的许多品类都是凌晨从本地扶贫产业基地中采摘然后供应到各个网点的共享果蔬店中。共享果蔬店采用重量感应、远程监控、风冷智控等多种高科技,能够很好地保持果蔬的新鲜度。

宿州市扶贫开发局工作人员对消费日报记者表示,产业扶贫是该市几个贫困县这几年脱贫的“钥匙”,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快乡村振兴,拓展扶贫产品的销售渠道就尤为重要,政府支持共享果蔬店在全市铺开落地,就是要搭建最细微的销售终端,从田间直接到餐桌,为农产品销售找到出路,第一减少流通层级,将终端消费直接转化为贫困群众的收入;第二构建消费场景,让消费者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扶贫产品;第三可以形成“产销供”的有效对接和链式传导,培养场景化的持续重复消费习惯,让产业脱贫真正落地;第四这种无接触消费模式有利于疫情防控常态化。

成为后疫情时代的强劲引擎

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封伟接受消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无接触消费有三个发展方向:网络化、无人化、减量化。即通过智能化的设备,减少人的接触和流动,减少成本。“无接触消费”具有数据共享、高效便捷等特点,特别符合讲究高效率、高质量的现代社会发展要求。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消费日报记者,共享果蔬店就是无接触消费的一种表现形式。从生产端来看,无接触消费模式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给传统产业提供了一个突破口;从需求端来看,无接触消费有利于调动市场活力,成为激发消费潜力的重要工具;从消费的角度来看,由于消费者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无接触消费中点对点的消费模式有利于个性化需求的满足。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根据个人购买偏好下单,商家通过点对点配送的方式送达消费者。另外,现在很多服装、化妆品等销售都转战直播平台,一些文化演出被搬到线上,都意味着无接触经济在众多商业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