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视点总第4983期 >2021-03-17编印

卖萌就能赚钱 谁在为“萌经济”买单?
刊发日期:2021-03-1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图片0001.jpg


当下,在萌宠、动漫、二次元等“萌文化”的支撑下,“萌经济”迅速崛起,成为一种新的经济业态。“萌文化”最早起源于日本动漫,逐渐形成一种都市文化潮流。在资本大量投入之后,大量“萌文化”IP被开发,“萌经济”的生产力不断被解放,加之新媒体的广泛传播,使得“萌经济”生成了发达的产业链。

所谓“萌经济”,就是由“萌文化”衍生出萌系列产品而发生的经济行为。“萌文化”渐趋成为拉动消费的重要力量之一。

由“卖萌”变卖“萌”,“萌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业态,已经迅速发展壮大。但日益走俏的“萌经济”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亟待规范。

从手机外壳到零食包装,从玩具玩偶到猫爪杯,从网络表情包到日常用品,大量拥有萌物加持的商品,越来越受市场青睐。“萌经济”已悄然崛起,成为一种新的经济业态。而这一切的起源是“萌文化”。

2019年2月,星巴克曾在中国大陆门店推出一款限量猫爪杯,将有颜色的饮料倒入杯中,猫爪会随着饮料“实体化”变得更加清晰,这个发售价199元的玻璃杯,因萌萌的“猫爪”形象成为年轻人疯抢的对象,在二手市场上的交易价最高达到2000元,被称为“比春运火车票还难抢”的商品。

“萌文化”的魔力为何如此强大?“萌文化”这种超越性别、超越年龄的可爱力量对人的吸引力从何而来?

奥地利动物学家康拉德·柴卡里阿斯·洛伦茨曾提出一个理论,描述人类普遍具备对“生物幼体”青睐的本能情绪,即“幼体滞留”。幼体的共性当属可爱,所以人们喜欢一切有幼体特征(大眼睛、大头)的东西,是人的天性。“萌物”的“幼体特征”,比如大眼睛、天真无邪、小巧可爱,正是迎合了人们的这种心理。

在深圳从事信息编程工作的张伟(化名)喜欢收集各式各样的萌物。他收藏了8只猫爪杯,房间里摆满了印有皮卡丘、小猪佩奇图案的抱枕、沙发垫……“我喜欢一切萌的东西,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回来后,看到这些可爱的饰物可以缓解压力,而且把钱花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上何乐而不为呢。”张伟说。

对此,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文化法治研究中心及法律系主任郑宁说:“萌文化具有很强的解压、减压效果,能满足快速工作和生活节奏下的人们的情感需求。商家正是抓住了当下人们的心理诉求,让‘萌经济’迅速生根发芽。”

在郑宁看来,“萌经济”的受众主要是“Z世代”(1995年至2009年间出生的人),他们追求消费过程的快乐、个性化等精神回报,受动漫、二次元影响较大,“萌经济”符合他们的消费理念。

随着“Z世代”崛起,国内有关“Z世代”消费浪潮的话题也引发关注。据不完全统计,这一群体数量已经高达1.5亿人,呈现出与上一代人截然不同的消费倾向:追求消费过程的快乐以及个性化等精神回报,他们需要企业为其提供相匹配的产品和服务。

“‘萌经济’将这种人性的需求挖掘出来了,然后抓住这个特点,满足人们这种需求。从早些年就红火起来的宠物,到现在各式各样的萌物,都是因为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求而广受欢迎。”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赵占领说。 (宗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