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安徽省临泉县来说,“十三五”是极不平凡的五年。而临泉县宣传思想工作在“十三五”时期更是结出了丰硕成果。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中共临泉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宣传思想战线自觉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饱满热情和豪迈气概,高扬主旋律,强劲正能量,守正创新绘长卷,放歌时代踏浪行,着力为决胜脱贫攻坚鼓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油,宣传思想战线呈现出繁花簇簇、硕果累累的喜人局面,为县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力量。
高举思想旗帜 汇聚磅礴力量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走多远,关键在思想能走多远。
临泉县注重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着力在促进全县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进一步激发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理论学习好,干部要带头。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把课堂开到到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干部学院,实地学习研讨交流红旗渠精神。
全县党员干部分批次到河南省兰考县学习研讨焦裕禄精神,筑牢大家干事创业的基础。
每年春节过后第一个工作周,雷打不动开展党员干部春训活动,通过集中学习讨论,提高了认识,强化了纪律,夯实了作风,党员干部精神面貌为之一新。
为真正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县委安排部署了夜学活动,制订了学习计划,明确了学习选题,交流式学习、探讨式沟通。
全县上下轰轰烈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坐下来、静下心,读原著、悟原理。浸润着真理的味道,初心愈发闪亮,使命愈加明晰。
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众阐释高深的道理,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临泉县印发了《关于建立“新时代临泉乡村大课堂”的意见》,全县成立新时代乡村大课堂425个,组建了县、乡、村三级1400多人的宣讲员队伍,深入乡村广泛开展理论宣讲活动。
广场上、沟塘边、大树下,处处都是课堂。讲政策、讲法律、讲孝敬老人的道理,群众心里敞亮了,干部心里舒展了,农村工作开展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了。
“十三五”期间,临泉县新时代乡村大课堂共开展宣讲活动38000多场,群众说:昔日了好作风又回来了。
讲好发展故事,发出临泉声音,新闻宣传捷报频传。
“十三五”期间,临泉县脱贫攻坚、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城市园林、社会治理等工作受到中央和省市媒体的高度关注,特稿和专题,图片和视频,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把临泉发展的捷报传送到四面八方。
五年来,临泉县在中央媒体发稿960多条,在省级媒体发稿6600多条,在市级媒体发稿4900条,新闻宣传达到新的高度。
人心齐,泰山移。正是有了党的最新理论的指引,正是有了强大舆论的积极带动,临泉230万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共同为建设美好家园而努力奋斗。
塑造价值体系 培育时代新人
厚植道德沃土,发挥榜样力量。临泉县在“十三五”期间注重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筑牢道德高地,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培育时代新人,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精神力量。 制订《临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统筹谋划“369”工作推进机制,实现三级全面覆盖、打造六大服务平台、开展九大主题活动。
县文明实践中心整合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法治服务等6大平台资源,乡镇(街道)、村(社区)盘活现有公共资源,按照“十个有”标准,统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构筑“布局合理、群众便利、出户可及”的文明实践阵地网络。
目前,全县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395个。
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着力搭建培育时代新人的平台,临泉县制定《临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关于加快推动城市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着力形成以党员干部为核心、以基层群体为主体、广泛发动各方面人员参加,建设数量充足、构成多元、扎根乡土、富有活力的志愿服务队伍。
“十三五”期间,全县登记在册志愿服务团体218个,志愿者31.8万人。80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聚焦改善民生、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乡风文明、“两送三看”、三联四建、疫情防控等,把志愿服务理念融入到各项工作中,把爱传递到社会的每个角落。
评好人、树好人、学好人,是临泉县加速推进城乡文明程度的重要方面。
强化舆论引领,汇聚强大力量,临泉县积极推动融媒体建设,整合县广播电视台、临泉新闻网、《临泉》报、临泉微博微信平台等媒体资源,开通临泉发布抖音号,各媒体着力在“融”字上下功夫,形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同发展的全新格局。通过艰苦的磨砺和深入探索,融媒体“融”出了力量、“融”出了形象、“融”出了人才队伍。讲好临泉好故事、发出临泉好声音、树立临泉好形象,成为引领全社会践行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思强大力量源泉。
坚守网络阵地,引领正向舆论,培育新时代新网民,是临泉县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设置议题,强化网络宣传,注重网民互动,引导网络舆论,化解网民情绪,妥善处置网民反映问题,营造了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十三五”期间,全县先进典型人物层出不穷,吴瑞武、郭金山被省委命名的“优秀共产党员”,颜亮亮、饶风丽、王兴兴等先进典型被媒体广泛报道,全县还涌现出“中国好人”7人 、“安徽好人”9人、“阜阳好人”85人。“好人临泉”成为全县的一张靓丽名片。
繁荣文化事业 促进文旅融合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十三五”期间,临泉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力实施“文化兴县”战略,文化领域呈现大发展大繁荣的可喜局面。
2016年7月,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大力实施工业富县、文化兴县、人才强县、生态立县“四大战略”。这是县委首次把“文化兴县”放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地位。
2018年2月,县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文化兴县战略的十二条意见》,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行资金扶持和政策支持。
有了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全县文化活动空前繁荣。
原创文艺作品大赛、微电影创作比赛、“金羊杯”文艺汇演比赛、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经典颂读大赛、书法美术进校园等活动先后展开。
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的优秀文化作品层出不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文化惠民工程得到落实,群众性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文化队伍人才济济,全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到一个新高度。
“十三五”期间,临泉县成功举办了两届安徽省民间杂技艺术节,魔幻之都、中环格林童话世界成功开园,精心打造了长官杂技小镇、姜寨钓鱼小镇,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魏野畴烈士纪念馆、张蕴华烈士纪念馆相继开馆,市民中心如期对外开放,博物馆、未来馆成为市民打卡之地。
为推进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临泉县制定《文化旅游重点项目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等产业发展规划,发放旅游消费券400万元。修订出台《临泉县加快旅游业发展奖励办法》,对研学旅行基地创建、旅游产业基地培育与创建、旅游商品参展、星级酒店、旅行社开拓旅游市场、AAA级景区宣传营销、旅游人才建设等进行奖励,激励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同时,推动临泉魔幻之都、顺河老街、垂钓小镇(木一博览园提升工程)、古沈国历史文化园、长官杂技小镇、丽丰城隍庙、中环格林世界、豪杰杂技艺术学校等项目建设,一批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项目建成开放。
2020年,中环格林童话世界项目荣获“全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十大创新项目”。
“十三五”期间,临泉县游客量1500万人,旅游收入90多亿元。
文化为旅游铸魂,旅游为文化扬帆。临泉县文化旅游业正以昂扬的姿态走向全国旅游舞台的中央。
脱贫攻坚 真抓实干
临泉有230万人口,是安徽省贫困人口最多的深度贫困县,与其他县相比,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产业发展等还很落后。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让每一个贫困户脱贫,也要注重把脱贫的基础打牢,把脱贫的产业培育和发展起来。只有基础设施完善了,经济发展起来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县里加强了刘庄村基础设施建设,河道、当家塘全面疏浚、绿化提升,建起了农民文化广场,农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这既是扶贫的基础工程,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 ”临泉县扶贫办副主任李英说。
近年来,临泉县聚焦产业扶贫,积极探索园区带动、企业带动、种养大户带动和贫困户自主种养的 “三带一自”产业脱贫模式,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产业扶贫格局。后来,安徽省在总结临泉产业扶贫经验的基础上增加了农民合作社带动,提炼出“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并在全省推广。县委书记邓真晓告诉笔者:“近年来,全县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6亿元,实施扶贫项目1000个,带动46个贫困村成功出列、14.6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
“十四”五大幕已经开启,历史在前进,时代在召唤,使命已在肩。
守正创新绘长卷,放歌时代踏浪行。
临泉县宣传思想工作正踏着新时代的节拍,奋力开创崭新局面。
(王法明、赵怀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