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新闻总第4977期 >2021-03-09编印

全国人大代表、蒙牛乳业研发创新部营养健康经理史玉东建议:
建立健全奶粉收储机制 支持深加工业务发展
刊发日期:2021-03-09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微信图片_20210308211937.jpg

□ 本报记者 林墨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需求升级,我国乳业生产规模持续扩大,乳品品质日趋提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正在从乳业大国跃升为乳业强国。

    近五年,全国奶类总产量稳定在3000万吨以上,乳品总产量在2700万吨左右。《2020中国奶业质量报告》显示,我国乳制品总体抽检合格率99.8%,乳品质量安全处于历史最好水平,奶制品已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最安全食品之一。随着乳业强化技术创新和研发升级,乳品整体呈现高品质、多营养、强功能发展趋势。

在谈及我国乳业未来五年面临的主要问题时,全国人大代表、蒙牛乳业研发创新部营养健康经理史玉东表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下,随着国内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中国乳业面临一些新的问题与挑战,包括原料奶产量增长乏力,乳品产量增长放缓,中国奶价处于高奶价国家行列,原奶生产与乳品消费在地域、季节上不平衡的矛盾长期存在,乳品市场结构性与季节性过剩与短缺同时并存。过去五年,国内原奶供给年均增速大幅度低于消费增速。据预测,未来五年原奶供应增速仍远远赶不上消费增速。长期来看,国内生鲜乳供应将处于短缺状态。

对此,他提出如下解决建议:首先,建立动态奶粉储备机制,助力奶业良性循环。为调整产业结构,解决生鲜乳产销“北多南少”及“淡旺季”不均衡问题,建议建立健全奶粉收储机制,支持奶酪等深加工业务发展。同时通过支持国内企业布局海外奶源,通过运用浓缩奶等新技术、实施奶粉储备措施,有效打破周期性与区域性制约,解决中国面临的季节性和区域性供需矛盾,与国内形成季节性互补,以保障国内乳业生产和市场的稳定发展。

其次,支持国内龙头企业进行国外布局,在世界上赢得更大话语权。他建议国家鼓励企业加大国内奶源基地建设的同时,也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各方面政策支持。支持企业开展海外资源、产能和市场布局,构建更稳固、更可控的全球产业链。积极参与国际共商共建,布局海外奶源及饲草料资源,为中国奶业在世界上赢得更大话语权。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奶业双循环相互促进,满足国内消费总量增长和升级需求。

此外,调整国内养殖需求量较大的饲料品种进口关税税率,促进奶业稳健发展。在奶牛养殖成本构成中,饲料成本约占公斤奶成本的60—70%。受奶牛养殖数量增加、贸易环境变化,以及土地资源条件约束等因素影响,国内饲料原料及粗饲料价格不断上升,养殖成本持续增加,目前牧场粗饲料自给率约为70%—80%,在优质粗饲料供给方面主要靠进口满足。2020年,我国进口苜蓿135.81万吨,同比增加0.2%,进口金额4.91亿美元,同比增长8.23%,平均到岸价361.3美元/吨,同比涨幅6.57%,关税税率为7%。建议在不影响国内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对于国内养殖用量大的饲料原料及粗饲料,在最惠国进口关税基础上适当向下调整进口税率,实行暂定优惠税率,以降低上游养殖成本,促进奶业良性发展。

最后,他还建议阶段性开放增加奶牛进口来源国家,加快提升生鲜乳自给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