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新闻总第4962期 >2021-02-09编印

“伪降解”混入市场 消费者如何分辨?
刊发日期:2021-02-09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 本报实习记者 解 磊


    “禁塑令”正式落地一个多月来,各种传统塑料制品的应用替代产品,开始在市场上广泛流通。其中,成本更低、体验感更好的可降解塑料制品一跃成为市场新宠。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可降解塑料市场也混入了“伪降解”。

“伪降解”鱼目混珠

本报记者近日在走访市场时发现一款塑料袋被不少商家使用,塑料袋身大字标注了“环保可降解袋”,然而,在图中袋子一角却出现了“HD-PE”的材质标注。记者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HD-PE”为高密度聚乙烯,是一种不可降解塑料。

一家使用了该塑料袋的餐饮店老板告诉记者,他在电商平台上看到该款塑料袋宣传中表示是可降解塑料袋而且价格相对较低就进行了购买。记者根据他提供的链接在电商平台上看到,该款塑料袋销量不低,在该网店的展示图中,这款被顾客好评的塑料袋大字标注了“环保可降解袋”,标题关键词同样显示“可降解塑料袋”“环保袋”。相关搜索显示,另有众多电商页面标题中写有“可降解”的塑料袋商品,在图片和文字介绍中均找不到“可降解”的任何相关信息,转而以“食品级材料”进行概念偷换。

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吴玉锋教授在接受消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食品级”只是国家对于商品原材料安全性的一种标准规定,并非是环保认证。“我们所说的‘可降解塑料’,是指在一定条件作用下,最终完全分解变成二氧化碳或甲烷、水及其它生物质的塑料。然而现实中很多所谓的‘可降解塑料’其实是一种混合材料,就是把传统塑料和各种降解添加剂或生物基塑料混合在一起。此外,有的塑料制品甚至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原料,如聚乙烯,加点氧化降解剂、光降解剂,就声称‘可降解’,招摇过市,扰乱市场。”

供需失衡叠加标准缺失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禁塑政策将拉动可降解塑料国内需求稳步增长。到2025年,预计中国可降解塑料需求量为238万吨,市场规模可达477亿元;到2030年,预计需求量为428万吨,市场规模可达855亿元。

如此大的市场需求,但我国目前的可降解塑料制品产能却不能达到。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占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有一些新型可降解材料品种存在技术争议,号称可降解,但并不能最终达到降解标准。目前国内的可降解塑料发展水平并不落后,但现在出现了一个需求爆发点,市场内一哄而上、鱼目混珠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业内人士也表示,由于各地区缺乏统一的生产监管标准,市场内涌现出一批质量参差不齐的可降解塑料产品,打着“可降解”的擦边球,以低于正常可降解塑料产品的价格流通。

此外,标准的缺失也是“伪降解”出现的原因之一。2020年11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下达《降解塑料的定义、分类、标识和降解性能要求》等3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的通知,规定了降解塑料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志、降解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此外,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中,也提到“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和处置”,但尚未对可降解塑料制定细化处理方案。

制定统一强制性标准是基础

那么消费者和商家该如何分清“鱼目”和“珍珠”呢?

去年9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制定的《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分类与标识规范指南》明确要求生物降解率应≥90%,且其重金属及特定元素含量等其他条件必须同时达标才算作可降解塑料。“目前《指南》只是指导行业标准的一个阶段性文件,还需要尽快完善一套统一标准来解决现存争议和问题。”王占杰表示,“我们需要能够从技术上、方法上让大家能够判断一种材料是否属于可降解范畴”。

吴玉峰对消费日报记者表示,为可降解塑料制定统一的强制性标准是基础。该标准出台得越早,越有利于最严禁塑令见效。在国标基础上,对可降解塑料产品的生产、销售环节加强质量监管,是防止“伪降解”的可行办法,因为监管者具有检测能力或者送检义务,这样才能发现“伪降解”。同时对于消费者而言,由于目前生物降解材料尚处于产业发展前期阶段,所以相对成本较高。如果看到生物降解产品的价格和普通塑料一样,甚至更便宜,那很可能是冒充可降解的“李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