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形式的变化,让越来越多的老年消费需求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然而,电商平台上各种纷繁复杂的选择、支付方式,却让不少老年人犯了难。近期,多家企业“不约而同”地上线了针对老年人的在线购物渠道,与以往的电商平台不同,此类平台主要以“组团购物”概念为核心,尽可能简化老年人选购和支付的环节。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老年社群购物的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支付大多数还得通过向工作人员转账、交现金等方式进行,确实难以完全避免过程中的风险,而且老年人商品选择也十分有限,整体来看,要充分释放老年人的网购需求,要跨越的障碍还有很多,如何逐个击破并加速调整,是相关企业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老年人爱上团购?
疫情突至,减少了出门频率的老年人,却尝到了线上购物带来的甜头。记者从多家企业获悉,近期,不少企业都已上线或推出了面向银发族的线上购物渠道,而“社群团购”则成为多家企业选择的主要经营模式。
据某养老驿站企业负责人李强(化名)介绍,现阶段,不少驿站均会将服务范围内的老年人通过社交软件组成群组,或成立一些兴趣活动小组。“以群组为平台,驿站会定期在群内推送日用产品信息,老年人组团线上下单。同时,群聊内还采用‘团长推荐’模式,由一个或几个老年人充当‘团长’,向群内老年人推荐某款产品,由驿站统计总订单数量,并进行后续的配送服务。”李强进一步表示,订单形成后,老年人可选择货到付款,也可直接在微信上转账给工作人员,产品可自提也可送货上门。而从目前的消费反馈来看,米面粮油等日用品购买需求相对集中。
对此,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老龄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郑志刚表示,“团购”的概念在市场中已经不是新鲜事物,电商平台推出的“拼单”等均是这种方式的延伸和扩展。对老年人来说,聊天软件等是相对简单、好掌握的线上平台,而且组团购物的高性价比、较强的参与感,也都让老年人更容易接受这种形式。
新市场“才露尖尖角”
传统电商平台操作复杂,新生模式还存在一定问题,究竟如何才能让老年消费者更充分地享受数字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企业面前的头号难题。
郑志刚认为,“社区团购”模式以养老驿站及社群为对接口,一线工作人员普遍对老年人的实际情况比较熟悉,能够精准掌握受众需求,确实是发展老年线上购物的一条“捷径”。“而且,一旦平台逐步发展起来,还可以由老年人为切入点,‘承包’整个家庭的日常消费品,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可以挖掘。”不过,他也直言,相关企业如果想打破“社群”的天花板,逐步实现规模化运营,需要不断丰富商品供给,并做好准入监管,增强竞争力。
有业内人士指出,运营老年人“社区团购”的企业也需加速自身的品牌建设,强化老年人使用线上渠道购物的习惯。“前期,企业可以通过一些线上娱乐、宣传课程等模式吸引老年人的注意力。通过志愿者、街道等平台开设讲座,帮助老年人克服在线支付的心理障碍,跨越在线购物的数字化鸿沟。”
而在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看来,随着老年人线上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的不断扩大,线上消费将成为新趋势,传统电商平台也应抓住机会做出调整。“若能由已经拥有一定受众基础的电商平台出面,对已有的产品进行梳理,筛选出适合老年人的产品,通过后台设计出专门的老年频道,并对频道进行优化,减少各类宣传广告出现的频率,放大产品介绍的字号,增加图片内容,简化操作流程,设计语音操作助手,尽量减少老年人购物的障碍,老年人适应线上购物的进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缩短。”赖阳称。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有部分商家在尝试将电商购物接入电视,老年人可通过电视界面浏览商品种类及介绍,使用遥控器或电视触屏进行操作。支付方面,可由子女将金额预先储存到频道内,老年人直接进行抵扣消费。由于老年人对遥控器和电视比较熟悉,这种模式可能比较容易获得老年人认可。不过,上述模式也受合作商、技术设备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还处于探索过程中。
(商 综)